[发明专利]一种不添加催化剂棉杆与煤共液化制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7008.4 申请日: 2013-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3242882A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迪丽努尔·塔力甫;阿不力孜江·阿不都热依木;马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大学
主分类号: C10G1/00 分类号: C10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添加 催化剂 液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不添加催化剂棉杆与煤共液化制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面临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窘境和由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在人们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下被大规模地开采,从而导致其储量迅速减少并终将枯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到化石能源的替代者,而生物质、煤能无疑是这一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首先生物质通常指源自于植物的各种物质,主要为各种植物、树木和农作物、也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海藻和牲畜粪便等。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这种需要耗费数百万年才能获得的不可再生能源来说,它具备“可再生”——即可在较短时间内重新生成--这一前者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由于生物质中的碳元素来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生物质能的使用不会造成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的增加,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基于以上原因,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为了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必须先对生物质进行转化使其变成高热值、易处理的生物质燃料。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能源供给不足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新疆生物质资源如棉杆、果壳等产量丰富,每年仅棉花种植面积就达1864万亩,但产生的大量棉杆除作民用燃料外并未得到充分的高质化利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动力,还可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质资源包括木林和木材废弃物、农作物和它们的副产品、城市固体垃圾、动物废弃物、食品加工过程废弃物以及水生植物和藻类的废弃物等,一般分为3类:垃圾、森林资源和能源作物。生物质转化可产生多种形式的能量,如发电、供热、作为汽车燃料和为工业设备提供热量等。生物质的利用转化技术可分成4大类:直接燃烧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生物化学转化技术、固化成型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又可分为:气化、热解、超临界萃取和直接液化技术等。目前大规模集中处理生物质的主要方式是是热解气化法,但它存在气化产生的气体热值低、不易存贮和输送、小规模发电成本高等问题。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开发的前沿技术,但该技术对设备要求高,反应条件苛该。与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相比,生物质直接液化即高压液化的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对设备要求相对较低,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所以作为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途径之一。生物质高压液化转化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其次煤是由古代植物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转变而生成的固体有机可燃产品。按成煤植物可把煤分为“腐殖煤”和“腐泥煤”两大类,由高等植物生成的煤成为腐泥煤。我国乃至世界上储量大,分布广的煤主要是腐殖煤,一般所说的煤主要也是指腐殖煤,成煤过程包括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后者有可分为成成岩和变质两个分阶段。已形成共识的成煤理论认为:成煤植物首先转变为泥炭,进而可依次转变为褐煤、次烟煤、烟煤和无烟煤或者暂停在某一阶段,整个过程可称为煤化作用阶段。由褐煤开始的变质程度称为“煤化程度”。

煤炭直接液化是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神化集团正在建设首座百万吨级示范生产线。煤与循环溶剂在高压、较高温下的加氢液化反应动力学是直接液化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成为国内外有关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一些研究者采用四氢化萘为溶剂,利用不同催化剂对煤的加氢液化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如Robert等通过对69种高挥发分烟煤的直接液化实验,提出了煤生成前沥青烯与沥青烯、前沥青烯与沥青烯进而生成油和气态产物的简单串连反应路径;日本曾采用煤液化循环溶剂进行了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如Akira KIDOGUCHI等采用55cm3高压釜对澳大利亚Wandoan煤以及印尼Tanitoharum煤进行了加氢液化反应初期的动力学研究,认为可将煤按液化性质划分为快速转化组分,慢速转化组分和不转化组分,其中快速转化组分可转化为前沥青烯、沥青烯、油和气态产物,慢速转化组分仅转化为前沥青烯和沥青烯,并通过实验求出各反应速率常数;Onozaki等在150t/d的NEDOL中式装置上进行了液化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更为复杂的反应网络。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煤种和不同反应条件的液化动力学行为不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7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