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55312.5 | 申请日: | 2013-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健;陈奇凌;张献辉;花东来;王耀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寒区 戈壁 种植 沙棘 方法 | ||
1.一种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过程如下:
整地:对干旱坚硬的戈壁地先用机械开沟,按2~4米的距离开沟,沟的规格为:上口宽40~50厘米,深20~30厘米,之后顺沟铺设滴灌带,在滴灌带上按1.5~2.0米的距离安装出水滴头;
浇水:滴水深度及周围湿润范围达到40~50厘米时,开始挖植苗坑,植苗坑的规格为30~40厘米×30~40厘米,每亩栽植苗木110~150株;
栽植:苗木栽植时间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天结冻前20~40天内进行,在开始挖植苗坑时随挖随栽,苗木按照雌雄比为8:1的比例配置,可按“行列式”配置,即栽8行雌株后栽一行雄株;或按“梅花桩式”配置,即两行雌株夹一行雌雄间有行,在雌雄间有行里为二雌株夹一雄株;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a.苗木栽植后随即进行灌透水,之后每10天灌透水1次,连续2~4次;
b.在沙棘生长过程中的萌芽期、速生期、枝条成熟期、开花座果期、幼果膨大期、果实成熟期以及入冬期,各至少进行一次灌透水,并且随灌水的同时加入氮磷钾肥随水滴施;
C、定高和修剪,在沙棘生长的第二年,按照主干生长到50~60厘米的高度剪顶定干,在剪口下10~20厘米范围内选留3~4个分布均匀的侧枝,培育成第一层骨干枝,在第3年之后按层间距40~50厘米,修剪出第二层和第三层主枝,形成2~3层骨干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的间距采用宽窄行相间分布,即宽行行距为3.5~4米,窄行行距2~2.5米相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用氮磷钾肥的比例为N:P2O5:K2O=1:0.4~0.6:0.3~0.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水量全年在156~200m3/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水量全年在156~200m3/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沙棘生长过程中灌透水后进行中耕,中耕深度3~5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沙棘生长过程中灌透水后进行中耕,中耕深度3~5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沙棘生长过程中灌透水后进行中耕,中耕深度3~5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寒区戈壁地种植沙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沙棘生长过程中灌透水后进行中耕,中耕深度3~5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53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