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拦河坝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42696.7 | 申请日: | 201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陈艳丽;宋修昌;田华祥;代巧枝;张彩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拦河坝 基础 防渗墙 闸坝 建筑物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拦河坝,尤其是涉及拦河坝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拦河坝工程中,当河床砂卵石覆盖层较深或相对地面挡水闸坝建筑物较低时,基础防渗经常采用防渗墙形式。由于闸坝在施工和运行中存在沉降、位移等变形,因此防渗墙与挡水闸坝的连接至关重要,一旦连接部位出现开裂变形,止水失效,将会在闸坝基础形成渗漏通道,造成闸坝基础发生渗透破坏,危及闸坝建筑物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适应闸坝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又能封闭止水的拦河坝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拦河坝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的连接结构,包括基础防渗墙和闸坝建筑物;所述基础防渗墙的顶面与闸坝建筑物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高发泡聚乙烯板和预制混凝土槽板;在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连接处的基础防渗墙上、下游表面之间均设置有缝隙,在位于所述上游侧的缝隙中部埋设“U”型铜止水,所述“U”型铜止水的止水鼻两侧的止水片分别对应延伸至基础防渗墙和闸坝建筑物内;在所述止水鼻腔内设置有氯丁橡胶棒,位于止水鼻上部的缝隙内充填有聚硫密封胶,位于止水鼻下部的缝隙内填装有高压闭孔聚氯乙烯板;在位于所述下游侧的缝隙内填装有高压闭孔聚氯乙烯板,下游侧缝隙的顶部充填有聚硫密封胶。
所述基础防渗墙由下部的槽孔防渗墙和上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渗墙构成;在基础防渗墙上、下游与所述河床混凝土垫层的接触面上分别涂覆有沥青层。
本发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适应闸坝基变形、止水连接可靠;同时施工技术易于实施,投资相对较低。设置在基础防渗墙顶面的高发泡聚乙烯板,满足了闸坝基沉降变形的需要。位于所述止水鼻下部的缝隙内填装有高压闭孔聚氯乙烯板,满足了坝基位移、扭转变形要求,止水鼻上部缝隙内充填聚硫密封胶用于防止绕渗。位于所述下游侧的缝隙内填装高压闭孔聚氯乙烯板,以适应坝基位移、扭转变形的需要,其顶部充填聚硫密封胶进一步起到防止绕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拦河坝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的连接结构,包括基础防渗墙、闸坝建筑物1、河床混凝土垫层4;所述基础防渗墙由下部的槽孔防渗墙13和上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渗墙14构成;基础防渗墙的顶面与闸坝建筑物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高发泡聚乙烯板2和预制混凝土槽板3;在基础防渗墙与闸坝建筑物(1)连接处的基础防渗墙上、下游表面之间均设置有缝隙。在位于所述上游侧的缝隙中部埋设“U”型铜止水,所述“U”型铜止水的止水鼻5两侧的止水片6、7分别对应延伸至基础防渗墙和闸坝建筑物1内;在所述止水鼻5腔内设置有氯丁橡胶棒8,位于止水鼻5上部的缝隙内充填有聚硫密封胶9,位于止水鼻5下部的缝隙内填装有高压闭孔聚氯乙烯板10;在位于所述下游侧的缝隙内填装有高压闭孔聚氯乙烯板11,下游侧缝隙的顶部充填有聚硫密封胶12。在基础防渗墙上、下游与所述河床混凝土垫层4的接触面上分别涂覆有沥青层15、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2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