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语音进行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41454.6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文;慈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10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蒋欢;王琦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进行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移动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移动终端通讯完成的。有些时候用户会在通话过程中发生争执,进而愈演愈烈。如果移动终端可以在用户情绪开始激动时及时地进行提醒,就能有效减少伤害感情的事情发生。
因此,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在移动终端的通话过程中,使用一种能够确保通话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通话,或者能及时发现用户不良情绪并加以提醒的技术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处理的方法,以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语音进行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以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作为输入,判断所述语音所对应的情绪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发出提示,并对所述输入的语音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语音所对应的情绪处于正常范围内;
将处理后的语音输出给通话对方。
较佳地,所述判断所述语音所对应的情绪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包括:
检测所述语音的音调、音色和音量,并分别与预先设置的音调、音色和音量的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其中任意一项超出对应的正常范围,则判定所述语音所对应的情绪不在正常范围内。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背景声的音量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作为背景声音量过滤参数;
在将所述语音的音量与预先设置的音量的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之前,进一步包括:从所述语音的音量中减去所述背景声音量过滤参数的音量值。
较佳地,所述发出提示的方式包括:控制移动终端震动、发出提示音或发光。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检测到关闭提示的指令时,停止发出提示。
较佳地,所述关闭提示的指令包括:移动终端被摇动、移动终端界面上关闭提示的操作按钮被按下。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检测到停止语音处理的指令时,停止对语音进行处理。
较佳地,所述停止语音处理的指令包括:移动终端界面上停止语音处理的操作按钮被按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对语音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对用户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情绪分析,并根据情绪分析的结果对用户语音的音调、音色和音量进行处理,使之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并通过在用户语音语气激动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向用户进行提示,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本申请提高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之后,能够很好地避免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心情不佳而引发的各种麻烦,并很好地解决因一时冲动而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例如:生活中很多情侣都会通过手机进行吵架,如果手机能及时地给出信号加以提示,那么,用户就可以及早发现自己的情绪失控,并且手机的这种设置可以转移吵架双方的注意力,实实在在给用户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了本申请方法的移动终端的虚拟键盘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申请方法对移动终端进行配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情绪分析/反馈模块客户端的运行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发现,如果能够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情绪识别,并对语音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确保通话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话。
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声线识别与情绪分析技术对语音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如下:在移动终端上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在用户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用于检测用户语音中的情绪信息;如果语音的音调、音色和音量超出预先设置的正常语音的范围,则识别为用户带有消极冲动的情绪,进而在移动终端中自动开启提示功能向用户发出提示,并开启情绪抑制功能对用户的语音进行处理;用户收到提示后,如果没有主动关闭情绪抑制功能,对方收到的用户语音则会被进行降低音色、音调和音量的处理,使得对方收到的语音没有用户所发出的语气那么强烈;如果关闭情绪抑制功能,则对方可以正常收到用户的语音信息。
该方法在实现上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1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