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控物体的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33310.6 | 申请日: | 201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寿;吴珈穆;曾诗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物体的识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浮控物体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式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所采用的触控屏幕主要操作方式仍为直观式的触碰控制,虽已简化以往电子装置所使用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但也相对地因触控屏幕是将一触控板结合或整合在一屏幕上,而使得部份功能相对局限。如图6A所示,以智能手机50使用电话功能来说,当使用者以触碰方式开启智能手机的通信软件,会在触控屏幕51上显示数字按键、通话、结束通话等虚拟功能按键511。再如图6B所示,在拨通电话或接听来电后,均会将手机靠近耳朵60,由于耳朵60会如手指般在接触触控屏幕51时,由触控屏幕51感应到耳朵60,而点击选中其接触位置的虚拟功能按键511,使得接听电话期间误触该触控屏幕51上的数字键、结束通话键等虚拟功能按键511,而产生拨号音或挂断通话。
因此,智能手机50在通话中反而必须关闭触碰功能,以避免上述问题;然而,由于听筒52也设置在该触控屏幕51周边上,无法只接近听筒52而避开触控屏幕51,因此为改善上述问题,则必须设计在接话期间检测触碰物体(耳朵60)靠近,而暂时关闭触控屏幕51,直到该触碰物体离开。因此,目前智能手机在听筒52旁设置一光学式接近传感器53(proximity sensor),较触控屏幕51更及时检测触碰物体的靠近,且在检测触碰物体靠近而输出一接近信号(proximity signal)给该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以关闭智能手机50的触控屏幕51,直到操作系统未再收到接近信号后开启触控屏幕51。如此,当使用者接听电话后,手机靠近耳朵60时,会使光学式接近传感器53所感知的光线强度减弱,当光线强度减弱至预设值,即输出该接近信号,使操作系统关闭触控屏幕51,如图6B所示,此时当耳朵60真正接触该触控屏幕51,即无法触发其接触位置的虚拟功能按键511,而可避免使用听筒52时误触其它虚拟功能按键511。
诚如以上所述,由于触控式电子装置使用触控屏幕,使得部份功能反而被触控功能所限制或干扰,而上述所举的智能手机或具有通话功能的触控装置,对于近距离感应方法额外采用光学式接近感应器,虽然可解决通话误触的功能,但对于目前智能手机朝向轻、薄设计有所抵触,并非最佳的解决方法。
此外,例如浏览功能亦受到触控屏幕尺寸限制,如小尺寸触控式电子装置在浏览器开启网页数据后,若以全页显示,则文字及图片显示区域小于手指点碰范围,而造成一次触碰多个虚拟功能按键,容易造成误触状况,同样因为触碰控制的限制而造成误触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近距离感测方法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控板的浮控物体的识别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浮控物体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定一第一预设感应量,其中该第一预设感应量小于触碰物体感应量;
读取一触控板上各条感应线的感应量;及
判断浮控物体,判断各条感应线的感应量是否超过该第一预设感应量,若是判断有物体存在,并将该物体识别为浮控物体后进入浮控模式。
上述本发明的浮控物体的识别方法主要设定一预设感应量,其小于实际触碰物体到一触控板时所感知的感应量;如此,当物体靠近该触控板时,该触控板会感知已有感应量产生,但还未达实际触碰感应量,若超过该预设感应量,则代表有一物体正接近该触控板,并将其识别为浮控物体,因此当本发明应用于智能手机上,且该触控板识别浮控物体存在,则输出给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接近信号。
附图说明
图1A至1C为本发明应用于一智能手机,进行预设感应值测量的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A及1C预设感应值测量位置的感应量及距离关系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C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A至5D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应用于智能手机网页浏览画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6A及6B为既有手机在接听电话的画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手机11 触控板
12 浏览器13 虚拟功能按键
20 浮控物体
50 手机51 触控屏幕
511 虚拟功能按键 52听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板输入方法和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主操控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