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29134.9 | 申请日: | 2013-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吴光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一: 田间准备:
间隔隆厢和挖沟,厢面宽90-110㎝,沟宽30-40㎝、沟深20-30cm;
步骤二:羊肚菌和小麦播种:
撒播75-150Kg/亩羊肚菌菌种在厢面,再覆盖一层土,4-6cm;浇水后施用10-20Kg/亩复合肥;施复合肥1-10天后再在厢面上撒播2—5Kg/亩小麦,覆盖遮阳网,2-3天/次浇水;
步骤三:施入羊肚菌生长促进剂:
小麦播种后35-45天,厢面施入羊肚菌生长促进剂1400-1800袋/亩;
步骤四:羊肚菌出菇采菇田间管理:
遮阴、浇水,厢面湿度60—80%;
步骤五:小麦田间管理:除草、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撒播100-125Kg/亩羊肚菌菌种在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撒播3—4Kg/亩小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厢面施入羊肚菌生长促进剂1600-1700袋/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覆盖一层土为挖沟时的土打碎后覆盖在厢面,盖住羊肚菌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羊肚菌生长促进剂施入在离沟15-25cm的厢面,上下间距35-4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羊肚菌生长促进剂平行两排施入在厢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播种前对土翻动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1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