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超微皮革粉体为填料的聚氨酯合成革底基清洁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128600.1 | 申请日: | 2013-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文;陈永芳;庞晓燕;程正平;刘娜;杨雅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40;B32B27/12;C08L75/04;C08L33/00;C08L47/00;C08L89/00;C08J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兴园专利事务所 11233 | 代理人: | 王蕴;马经文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革 填料 聚氨酯 合成革 清洁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具体是一种以超微皮革粉体为填料的聚氨酯合成革底基(底层)的清洁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合成革是模拟天然皮革的组织结构和使用性能,并可作为天然皮革的代用品的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合成革行业规模以上500多家企业产量统计,2011年达到241万吨,合43亿平方米,其中聚氨酯合成革28亿平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多亿元,同比增长9.57%,生产总量排名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合成革生产第一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目前,PU合成革主要采用溶剂型的生产工艺,工艺流程是:非织造布→溶剂型聚氨酯湿法凝固涂层(底层)→水洗→干燥→溶剂型聚氨酯干法移膜涂层(面层)→表面修饰。湿法生产工艺是使用树脂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对无纺布或毛布进行处理,再使用水置换二甲基甲酰胺(DMF)形成多孔结构。
湿法工艺生产过程会产生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从调查数据来看,DMF的回收率90%,有10%的二甲基甲酰胺(DMF)被分解、残留等进入环境。湿法工艺生产过程会产生DMF废水、柔纹废水以及生活废水,还有回收系统中产生的釜残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下角料等废渣。二甲基甲酰胺(DMF)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机体,引起中毒反应。PU合成革生产中,均采用有机溶剂的PU树脂作为生产革品的基层和面层,这种类型的PU树脂均以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MEK)、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作为主要溶剂通过聚合法制得。这些溶剂,毒副作用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身体,而且易燃易爆,极易引发火灾等事故。
合成革是有一定污染的行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配套装置以及产品深度处理过程都会产生环境污染物,大量的污染物排到环境之中,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果能在合成革生产中实现污染物降低,一方面将腾出巨大的环境容量,能够使该行业做得更大;另一方面,将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该行业做得更强。因此,在合成革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合成革行业污染物的降低,不但关系着合成革行业的生存、发展,也密切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在制革过程中,削匀、修边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的皮革固体废弃物。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皮革加工过程产生150万吨的皮革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则既占用了场地,又污染了环境,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皮革固体废弃物经过离心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超微皮革粉体。以超微粉碎皮革固体废弃物得到的超微皮革粉体为主要原料,利用马来酸酐、马来酸酐-丙烯酸接枝改性,得到了性能稳定的超微皮革粉体(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天然超微皮革粉体为填料,提供一种基于聚氨酯合成革底基的清洁生产工艺,消除合成革湿法生产工艺中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污染,降低合成革行业的污染,提高合成革的透水汽及透气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超微皮革粉体为填料的聚氨酯合成革底基的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1)制备混合有超微皮革粉体的水性涂饰浆料;
(2)制备微发泡涂饰剂:将所述的水性涂饰浆料加工为微发泡涂饰剂;
(3)涂底基:涂敷微发泡涂饰剂层并干燥熟化,制成合成革底基。
所述的水性涂饰浆料的成分和含量为:水性成膜剂45-65%、水性发泡剂1-3%、水性泡沫稳定剂1-3%、超微皮革粉10-18%、水性填料8-15%,色浆5-20%,交联剂1-5%,余量为流平剂、消光剂、柔软剂、酪素液、防粘剂等助剂。
所述的助剂包括流平剂、消光剂、柔软剂、酪素液和防粘剂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水性成膜剂包括聚氨酯乳液、丙烯酸树脂乳液、丁二烯树脂乳液和酪素液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水性发泡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超微皮革粉为马来酸酐改性超微皮革粉或/和马来酸酐-丙烯酸改性超微皮革粉,该超微皮革粉的粒径是30-80μm,改性超微皮革粉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水性泡沫稳定剂包括聚乙烯醇、羧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明胶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色浆、消光剂、柔软剂、酪素液、防粘剂、交联剂、流平剂是水溶性的。
所述的交联剂为:氮丙啶类、异氰酸酯类、胺类交联工剂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未经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8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