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水面健康养殖鳙鱼高产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17099.9 | 申请日: | 2013-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品红;罗玉双;邹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杨品红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0;A23K1/16;A23K1/00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 代理人: | 章祖斌 |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健康 养殖 高产 料及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水面健康养殖鳙鱼高产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鳙鱼是我国的主养鱼类之一,占淡水鱼产量18%左右,也是全国人民喜食的淡水鱼之一。鳙鱼养殖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提供充足的适口的饵料,才能保证其快速生长。鳙鱼是以浮游动物为食,而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要通过转化浮游植物、细菌或腐屑而得来,因此,鳙鱼如果仅仅依靠施肥来提高产量是十分有限。我们通过6年多的研究发现:一是通过人工施肥其产量最高在100kg/亩以内;二是人工投入饲料其动物蛋白质含量要高达50%以上,鳙鱼才能生长正常,而一般性的饲料来喂,鳙鱼的成鱼生长不正常,这种高蛋白的饲料,其生产成本高达7000元/吨以上,这是养殖者无法接受的。所以,目前还没有正规的鳙鱼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全面、吸收率高且养殖成本较低的大水面健康养殖鳙鱼高产料以及该饲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水面健康养殖鳙鱼高产料,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而成:豆饼或菜饼或棉饼60-80份、麦麸10-20份、次粉10-15份、贝壳粉3-6份、液态乳酸菌10-20份、水20-40份。
上述鳙鱼配合饲料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为:先将豆饼或菜饼或棉饼60-80份、麦麸10-20份、次粉10-15份、贝壳粉3-6份混合,然后加入液态乳酸菌10-20份(含量5-10亿个/ml),加水20-40份,放入发酵灌中,在25-65℃条件下边搅拌边发酵30-72h,取出后再在30-65℃减压风干至水份含量5-12%,最后制成分散状,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高产料经菌类发酵,用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蛋白质的含量由38%左右的植物蛋白变成60%以上的动物蛋白,营养成分和矿物质丰富,鳙鱼可直接食用,不需要再经过水体中的转化,克服了因需光合作用转化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和其它物质这一制约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缺陷;同时,因为是经过细菌发酵,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鳙鱼对它的吸收和利用率高;因此,本发明解决了鳙鱼因食物短缺,而养殖产量不高的难题,试验证明亩产可达500kg/亩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份备料:豆饼或菜饼或棉饼60份、麦麸10份、次粉10份、贝壳粉3份、液态乳酸菌10份、水30份。
生产方法:先将豆饼或菜饼或棉饼、麦麸、次粉、贝壳粉混合,然后加入液态乳酸菌,加水,放入发酵灌中,30℃边搅拌边发酵30h,取出后再在30℃减压风干至水份含量5-12%,最后制成分散状,即得成品。
实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份备料:豆饼或菜饼或棉饼80份、麦麸20份、次粉15份、贝壳粉6份、液态乳酸菌20份、水40份。
生产方法:先将豆饼或菜饼或棉饼、麦麸、次粉、贝壳粉混合,然后加入液态乳酸菌,加水,放入发酵灌中, 65℃边搅拌边发酵72h,取出后再在65℃减压风干至水份含量5-12%,最后制成分散状,即得成品。
试验效果
试验1
湖南省安乡县某一2万亩湖内,用围栏围6块,每块水面20亩,分成2组,分别投喂一般人工配合饲料(鲫鱼料粉碎成鳙鱼适口料)和投喂本发明的饲料。放养模式相同,其中鳙鱼每亩放养量为50kg(规格0.6kg/尾),从4月份养到12月份,捕捞验收结果为,投一般人工配合饲料的每亩产量为189.5kg,投本发明的饲料的为247.6kg。资金产投比为:前者2.34:1,后者为3.17:1。效果十分显著。
试验2
湖南省沅江市某一2000亩湖内,试验前,主要投化肥和生物肥养鱼,鳙鱼亩产为62.7kg/亩,亩平利润为400元/亩左右。2011-2012年两年投上述发明的饲料,鳙鱼亩产分别达128.4k/亩g、210.6kg/亩,亩利润为638元/亩和974元/亩。效果十分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杨品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杨品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水泥发泡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气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