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99242.6 | 申请日: | 2013-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易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元博山茶油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中原 花青素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CO2萃取-絮凝法提取纯化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油茶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全国约有油茶5500万亩,每年产油150万吨,提炼茶油后将带来1000多万吨的油茶籽壳。若能将这些大量剩余的茶籽壳通过轻化工生物技术加以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茶籽壳的成分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抗高血糖,抗辐射,免疫调节,改善人体微循环等多种功效,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巨大的开发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重要市场前景。虽然原花青素的应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泛,但由于天然物质成分复杂,含量一般比较少,因此提取分离技术的优劣是获得原花青素的关键。
传统的浸渍法、回流提取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大量使用易燃的有机溶剂、工艺步骤繁琐、 耗时长、易造成热敏性成分降解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以及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籽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它能对油茶壳中的原花青素萃取速度快、效率高,能耗少,且操作参数易于控制,能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提取工艺为:一、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将油茶壳中的原花青素萃取10~30分钟;二、同时通过絮凝澄清技术和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将原花青素过滤和吸附10~20分钟;三、通过喷雾干燥工艺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20~30分钟,可以得到提取率为1~3%,纯度为94%~96%的原花青素。
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本发明对油茶壳中的原花青素萃取速度快、效率高,能耗少,且操作参数易于控制,能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避免了浸渍法、回流提取法存在的明显缺陷,如大量使用易燃的有机溶剂、工艺步骤繁琐、 耗时长、易造成热敏性成分降解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以及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提取工艺为:一、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将油茶壳中的原花青素萃取10~30分钟;二、同时通过絮凝澄清技术和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将原花青素过滤和吸附10~20分钟;三、通过喷雾干燥工艺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20~30分钟,可以得到提取率为1~3%,纯度为94%~96%的原花青素。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油茶壳中的原花青素萃取速度快、效率高,能耗少,且操作参数易于控制,能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避免了浸渍法、回流提取法存在的明显缺陷,如大量使用易燃的有机溶剂、工艺步骤繁琐、 耗时长、易造成热敏性成分降解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以及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元博山茶油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宜春元博山茶油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村寨木楼防火阻燃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超蜂窝通信系统以及超蜂窝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