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件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95379.4 | 申请日: | 201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曦晖;赵力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22 | 分类号: | G01B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件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物件检测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可提升检测效率的物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精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工具机、各种产业机械、量测仪器的高精度化,加上超精密加工机、半导体制程装置、电子信息机器、原子力显微镜等机具的精度已经达到微/奈米等级。是以,提供上述机械设备所需的尺寸精确的零组件,已成为影响产品质量及运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为了因应各机台及设备的零组件尺寸及精度的需求,针对各零件发展出其专属的检测机台。其中,以检测图1A的物件2为例,其例如但不限于应用于光驱托盘的金属片。物件2具有凹部21,凹部21的深度H1用以判断其是否为合格品的要素之一。物件检测装置1为现有应用于检测具有凹部21的物件2的机台,请同时参考图1A及图1B所示,物件检测装置1具有凸起的量测块11,而物件2的凹部21可跨设于量测块11上方,而量测块11具有的设定高度H2即为物件2的凹部深度的临界值,当物件2的深度H1大于设定高度H2时,物件2为合格品;反之,当深度H1小于或等于设定高度H2时,物件2为不合格品。
实际操作上,将物件2设置在量测块11上,取用不同厚度的间隙片T置入物件2的脚部22与物件检测装置1的平面部12之间,且间隙片T的厚度可依据实际应用上进行设计。当间隙片T可以置入物件2的脚部22与物件检测装置1的平面部12之间时,则说明此处有间隙,此时物件2为不合格品。另外,若间隙片T无法置入物件2的脚部22与物件检测装置1的平面部12之间,则说明此处无间隙,此时物件2为合格品。
然而,已知的物件检测装置1于每次检测时都须使用间隙片T,且间隙片T的厚度亦可能存在误差,造成检测的精确度降低。另外,于置入间隙片T时,亦可能产生将物件2抬升的现象,进而导致物件检测装置1的误判。并且,每一次检测都需要人工操作,作业速度相当缓慢,又当待测物件相异时,其具有的标准检测深度也不尽相同,此两个因素均导致大量检测时,耗费人力及时间甚巨,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自动检测物件凹部深度的物件检测装置,以免除人工检测所产生的误差及操作困难,使物件可有效率地被检测。
本发明的一种物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物件的凹部的深度,物件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平台、驱动组件、量测模块以及至少一个侦测单元。基座具有多个支撑柱。平台具有上表面。平台平行基座而设置于支撑柱,且平台具有开口。上表面承载物件,且物件的凹部凸出上表面。驱动组件设置于基座。量测模块设置于驱动组件。量测模块穿过开口而凸出平台的上表面一设定高度,且量测模块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相对基座沿一检测方向移动。侦测单元设置于上表面。其中,于检测时,驱动组件驱动量测模块于检测方向上移动,若侦测单元侦测到物件跟随量测模块一起移动,则物件的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设定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量测模块具有连接块及量测块。连接块连接量测块,且连接块连接驱动组件。连接块于检测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座,量测块穿过平台的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汽缸、油压缸、电动缸或电动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侦测单元为光纤探头。
在一实施例中,物件检测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分别固定于基座,且量测模块于检测方向上设置于限位单元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各限位单元分别包括一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物件检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定位柱设置于平台的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柱邻设于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物件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滑轨。滑轨设置于平台的一下表面。滑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滑块,且滑块分别连接量测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当物件的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设定高度时,物件为不合格品。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物件检测装置,利用物件的凹部的深度与量测模块的设定高度的相对关系,并搭配驱动组件与侦测单元的设置,以通过是否能移动待测物件的方式,自动检测物件的凹部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亦即,当侦测单元侦测到物件随着量测块移动时,操作者即可判断出该物件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