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67375.5 | 申请日: | 2013-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3/22 | 分类号: | F01L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涂萧恺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气门 座圈 | ||
1.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设有气门座圈的外圆倒角(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气门座圈的外圆倒角(1)包括气门座圈外圆倒角的圆角段(2)和气门座圈外圆倒角的锥面段(3),气门座圈外圆倒角的锥面段(3)与气门座圈外圆倒角的圆角段(2)相切,气门座圈外圆倒角的锥面段(3)起导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气门座圈外圆倒角锥面段的角度(θ1)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缸盖底孔压入处设有与气门座圈的外圆倒角(1)相匹配的同样起导向作用的缸盖气门座圈底孔压入接触部位倒角(4),缸盖气门座圈底孔压入接触部位倒角(4)的缸盖底孔压入接触部位的角度(θ2)与气门座圈外圆倒角(1)的气门座圈外圆倒角的锥面段的角度(θ1)保持一致并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缸盖底孔压入接触部位的角度(θ2)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进、排气门座圈的压装过盈量为0.070-0.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在气门座圈下喉口部位(5)设有一圈突出的环带,该环带的厚度大于气门座圈密封带的加工余量以保证气门座圈加工后的密封带(6)分布在突出的环带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座圈下喉口部位的角度(θ3)与加工后气门座圈密封带的角度(θ4)一致,以保证径向一致的加工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3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