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车桥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63824.9 | 申请日: | 201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乔君辉;王雪峰;宋力强;李志强;刘彦龙;吴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车桥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桥作为车辆底盘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车辆底盘系统的性能,同时车辆底盘系统对整个车辆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车桥的强度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车辆的强度质量。为了保证车桥的强度质量,在出厂前需要对车桥进行强度检测。
现有技术中对车桥的强度质量检测是对车桥进行静扭检测和桥壳垂直歪曲刚性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对车桥的强度检测时,将加工好的车桥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与地面相对固定的固定工装上,且车桥通过螺旋弹簧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在垂直于车桥的方向上利用两个加载机构对车桥进行加载,在进行加载时两个加载机构均为满载轴荷,且加载位置为螺旋弹簧中心,只要在满载轴荷的情况下保证车桥的每米轮距最大变形不超过1.5mm即证明车桥的强度质量合格。
对车桥的疲劳寿命检测时,以上述同样的方法对车桥进行加载,只要车桥在形变量小于等于3%时,能够承受80万次的加载,则证明车桥的疲劳寿命合格。
虽然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检测车桥的强度寿命,但是由于车桥应用在车辆上时,其受力的差异较大,再加上路况不同令车桥的受力也会不同,因此,要保证车桥在应用后也能保持强度质量,则需要对整车运行时车桥的受力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需要经过大量的检测,通过分析检测数据推断车桥应用在整车上时的强度,但该操作造成成本和周期的严重浪费,且检测得出的数据可能会偏离整车实际行驶时所产生的受力状态,不能够真正令车桥的强度质量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车桥强度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在整车行驶时车桥的受力状况,保证车桥的强度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车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对装有车轮的车桥进行支撑的工作台,对置于工作台上的车桥进行负荷加载的加载机构,还包括可变锤击力的对车轮进行锤击的锤击机构,以及驱动工作台旋转或翻转、以使锤击机构对车轮施加沿车桥三坐标方向锤击力的驱动机构。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工作台在水平面旋转的旋转机构,以及驱动工作台以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和翻转机构在控制柜的控制下,择一驱动工作台。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可断开连接的旋转器,其固设于地面上;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设于地面上的固定支架,工作台通过水平设置的旋转轴可断开地固设于固定支架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轴为电磁旋转轴。
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在工作台上固定设有通过驱动车桥带动车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作为对本发明的再另一种限定:所述车桥通过弹性支撑机构设于工作台上。
作为对弹性支撑机构的限定:所述弹性支撑机构采用螺旋弹簧。
作为对本发明的再另一种限定:所述锤击机构包括高度可调的框架,转动设置在框架上并可在框架上移动的转轴,与转轴固连的摆锤,以及与转轴可同步移动的、在伺服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将带有车轮的车桥通过旋转弹簧固设在工作台上,并通过加载机构对车辆加载负荷力,使车桥在测试时具有实际使用的受力状态。且工作台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进行水平旋转或者以平行于水平面的轴进行翻转,以实现锤击机构对车轮的不同方位的锤击,进而实现对车桥三坐标方向的受力测试,使其测试结果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车桥X方向受力时车桥置于工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工作台水平旋转过90°后,车桥Z方向受力时车桥置于工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工作台以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翻转过90°后,车桥Y方向受力时车桥置于工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锤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旋转轴;12—固定支架;13—旋转器;14—控制柜;2—车桥;3—电机;4—车轮;5—摆锤;51—框架;52—第二驱动机构;53—伺服控制系统;54—导轨;6—螺旋弹簧;7—加载机构;8—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