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动开关式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5993.8 | 申请日: | 201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光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开关 汽车 门锁 闭锁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中控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式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闭锁器的功能是将车身模块控制器(即ETACS或BCM)输入不同的电信号转化为不同的机械运动以实现电动锁止和解除锁止动作。
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不仅可将模块控制器输入不同的电信号转化为不同的机械运动以实现电动锁止和解除锁止动作;还可以将输入的机械运动方式转化为车身模块控制器可识别的电信号,以便车身模块控制器对全车其他电动门锁实现锁止和解除锁止动作的控制。
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既是电动锁止和解除锁止动作的执行机构,又是全车电动锁止和解除锁止动作的发出机构。
传统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一般采用滑片式结构,与闭锁器配套使用的车身模块控制器主要控制原理是,以时间作为约束条件,控制线束两根(见图4两线滑片式闭锁器的控制原理),控门锁闭锁器提取的信号就是闭锁器簧片和滑片接触电阻的变化过程,影响闭锁器簧片和滑片接触电阻的因素:
a、车辆颠簸、撞击、振动等工况因素;
b、导电性能、油脂、灰尘、锈蚀、异物等介质因素;
c、簧片和滑片磨损、压合力衰减等耐疲劳属性降低因素;
d、本身零件固定不可靠、运动轨迹不确定等制造和装配因素;
锁机构在正常开启状态,由于上述因素导致闭锁器簧片和滑片接触电阻增大或电阻值不稳定,且电阻值的波动时间过长,BCM将监测到的瞬时异常信号(本应该是小电阻“闭合”状态,却意外变成高电阻“断开”状态),通过BCM固定的逻辑分析,常常将输出上锁的错误指令,导致所有车门上锁,这就是自动落锁。
改前滑片式闭锁器主要原理:滑片使两根线接通时,BCM输出解锁信号,此状态下全车锁位于解锁状态下,当滑片接触期间因电阻或颠簸或锈蚀等原因,导致BCM检测到监测点电压处于非零状态,并且这个电压值达到一定程度,BCM就认为检测到的是“断开”输入,由于滑片式的接触特征,不能一旦检测到“断开”输入,BCM就发出上锁指令,而是给BCM增加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当“断开”输入维持某一个时间长度时,这是BCM就发出上锁指令,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以时间作为约束条件”,这个“时间”不可能设定过长,过长可能导致锁系统反应“迟钝”,一般设置为80ms-120ms,但滑片式闭锁器接触特征和制造,工艺紧密相关,通常情况下,不少制造商不能有效控制其接触特征。即使BCM将“时间”增加到180ms仍然会出现自动落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动开关式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中的微动开关接触方式和密封特性使接触可靠性大大提高,避免了因为信号波动导致BCM的错误触发,杜绝意外自动落锁,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动开关式汽车中控门锁闭锁器,包括有轴卡簧、闭锁器动作输出摆杆、密封圈、复位扭簧、蜗轮、上锁缓冲垫、闭锁器输出轴、扇形齿轮、解锁缓冲块、驱动凸轮块、蜗轮转轴、闭锁器下壳体、电机电极、微动开关接线柱、微动开关、电机、小齿轮、蜗杆、闭锁器上壳体;
闭锁器输出轴与驱动凸轮块采用整体注塑保证尺寸稳定,将整体注塑件装入扇形齿轮、闭锁器上壳体、密封圈、闭锁器动作输出摆杆用轴卡簧卡紧后在闭锁器上壳体对应位置装配复位扭簧、蜗轮、上锁缓冲垫、解锁缓冲块,蜗轮处于自然状态即复位扭簧没有压缩现象;在上述已经封装好的闭锁器下壳体内安装已装过蜗杆的电机、并使其与电机电极接触可靠,装入蜗轮转轴、小齿轮;在已经分别组装好的上下壳体整体组装之前,调整扇形齿轮位置,使其与蜗轮的啮合点处在扇形齿轮的中间位置,然后合拢上下壳体,将上下壳体焊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微动开关部分包括有微动开关触点,微动开关,解锁信号控制线、上锁信号控制线、共接地线、上锁动作正极端子、解锁动作正极端子;所述微动开关的端子分别同解锁信号控制线、上锁信号控制线、共接地线、上锁动作正极端子、解锁动作正极端子连接。
所述微动开关各端子连接处用环氧树脂胶密封。
所述环氧树脂胶密封高度同微动开关的高度平齐。
所述解锁信号控制线、上锁信号控制线、共接地线、上锁动作正极端子及解锁动作正极端子以整体嵌件同闭锁器下壳体为一整体。
所述解锁信号控制线、上锁信号控制线、共接地线、上锁动作正极端子及解锁动作正极端子采用0.5mm厚黄铜板结构。
所述微动开关采用压接工艺压入闭锁器下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干洗式自动洗鞋机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排泥排渣排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