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4451.9 | 申请日: | 2013-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承刚;郭士义;王建鼎;杨治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B03C3/04;B03C3/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除尘 烟气 余热 回收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电除尘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室和烟气均流室;
所述热交换室上端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上设有导流板I,下端有烟气进口,烟气进口上设有导流板II,中部设有水冷式热交换器;所述的导流板I与水冷式热交换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的导流板II与水冷式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水冷式热交换器上装有吹灰器;
烟气均流室前端设有导流板III、后端设有整流孔板;
电除尘室的内部设有阳极系统和阴极系统、其阴极系统的顶端设有热吹扫系统;
热交换室、烟气均流室和电除尘室底部分别设有清灰系统;
热交换室通过上端设有的烟气出口与烟气均流室相连通、烟气均流室通过后端设有的烟气出口与电除尘室前端设有的烟气进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热交换器的换热元件为鳍状叶片管,水冷式热交换器中水流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热交换器上设有吹灰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均流室前端的导流板III为2组圆弧形导流板,弧度为55~75°,且单边加长0.5~1.0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均流室后端的整流孔板垂直布置于烟气均流室中,整流孔板具有不同开口率,其上固定安装有小型挂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烟气均流室后端的整流孔板开口率在30~40%,开口孔径为90mm,整流孔板上装有的小型挂板为长500mm,宽200mm的方形板,经螺栓固定在整流孔板上后点焊焊死,小型挂板与整流孔板上开的孔错开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清灰系统包括灰斗及蒸汽加热管,蒸汽加热管设置在灰斗外壁。
8.利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进行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待处理的120~150℃的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热交换室,经烟气进口上的导流板II导流后与水冷式热交换进行热交换,从而回收利用烟气中的部分热能,此时,水冷式热交换的出口中的烟气温度在80℃左右;水冷式热交换的出口中的烟气经烟气出口上的导流板I导流进入烟气均流室,烟气在烟气均流室内经过导流板III和整流孔板的整流后经烟气均流室的出口均匀进入电除尘器进行除尘,最后电除尘器出来的烟气经电除尘室的烟气排放口进入后续的烟气脱硫装置继续进行脱硫处理,经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沉降和收集到的灰尘由清灰系统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4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