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喹啉及咔唑的双极性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51824.7 | 申请日: | 2013-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贤;许伦嘉;郑建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0 | 分类号: | C07D401/10;C07D401/14;C09K11/06;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喹啉 极性 化合物 及其 有机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新颖的双极性化合物,及含该化合物的主体发光材料与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更具体地说,该双极性化合物是一种含喹啉(quinoline)和咔唑(carbazole)的双极性化合物。
背景技术
有机电激发光为一自发性发光现象(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是指在一定电场下,有机物质被相应的电能激发所发生的发光现象。近几年,有机电激发光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引起国内创投及光电产业界投资热潮。有机电激发光的发光原理和无机材料的发光二极管相似,大体上分为二类: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大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以小分子染料或颜料为元件材料主体,而大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则是以共轭性高分子有机材料为主。
决定有机发光二极管产品的良莠的关键在于材料,发光材料是其中最重要的材料,好的发光材料必需满足四个条件:(1)高量子效率的荧光特性,且荧光光谱主要分布在400~700nm可见光区域内;(2)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具有高的导电率,能传导电子或空穴,或者两者皆有;(3)良好的成膜性,在几十纳米的薄膜中不会产生针孔;(4)良好的热稳定性。
发光材料的开发为相当重要的一个课题,尤其是主体发光材料,主体发光材料必须具备易捕捉载子、能量转移特性佳、高玻璃转换温度、高热稳定性、合适的单重态及三重态能隙。再者,除发光效率外,发光材料的元件寿命也为另一要求。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主体发光材料的开发上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喹啉(quinoline)和咔唑(carbazole)的双极性化合物,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其中A为苯基、联苯、或三苯;
Ra、Rb、Rc是独立选自由氢、卤素、氰基、三氟甲烷基、胺基、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及杂芳基所组成的群组。
在一实施形式中,A可进一步具有由下列群组所组成的取代基:氢、卤素、氰基、三氟甲烷基、胺基、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及杂芳基。
在一实施形式中,前述芳基可为苯基或经取代的苯基。此处,经取代的苯基是指经卤素、烷基、烷基苯或杂芳基所取代,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实施形式中,前述杂芳基可为咔唑基,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实施形式中,前述Rb与Rc可为相同或不同的官能基。
在一实施形式中,前述Rb、Rc是独立选自
其中X可以为氢、卤素、氰基、三氟甲烷基、胺基、C1-C10烷基,但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其包含:
一对电极;以及
有机发光单元,配置于该对电极之间,
其中,该有机发光单元包含具有前述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包括:
一对电极;以及
一有机发光单元,配置于该对电极之间,
其中,该有机发光单元包含一发光层,该发光层包含一主体材料及一掺杂材料,而该主体材料包含具有前述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埃博霉素B无定形粉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撒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