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移动电话来电统一处理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42259.8 | 申请日: | 2013-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新;徐童;杨军;王娜;张立杰;曹鹏;金媛;应岳;阙喜涛;赵旭光;吕品;但志超;王晶;王纯;李炜;张磊;王玉龙;朱晓民;张乐剑;沈奇威;王敬宇;戚琦;樊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12;H04L29/06;H04L29/08;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移动电话 来电 统一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实现移动电话来电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用户从云端服务器下载客户端软件到移动终端,并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2)用户通过客户端软件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号码绑定、一键开户等操作;云端服务器动态对客户端软件进行功能配置;
(3)用户通过客户端软件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个人通信录、个人白名单、个人黑名单、情景模式、防骚扰的设置和管理;
(4)云端服务器根据用户的个人通信录、个人白名单、个人黑名单、情景模式、防骚扰设置和云端公共数据库,并按照设定的呼叫处理流程,对来电的呼叫流程进行控制,实现用户来电的统一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移动电话来电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客户端软件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时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交互消息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消息体采用JSON数据格式,消息头由如下字段组成:
(a)号码id,必选字段,该字段采用字符串形式,第一个字符表示号码类型,后面的字符是号码,号码类型的具体定义是:1表示手机号、2表示IMEI号、3表示IMSI号、4表示随即数;
(b)校验值counter,必选字段,该字段采用整数类型,校验值counter的使用方法是:每次消息交互时,云端服务器要校验客户端软件发送来的消息中的校验值Counter是否和云端服务器端的相等,如果不等,则云端服务器返回正确的校验值Counter给客户端软件;当云端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软件的校验值Counter为1时,客户端软件再次发请求消息时携带的校验值Counter为1;当云端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软件的校验值Counter大于1时,客户端软件再次发请求消息时携带的校验值Counter为收到的校验值Counter加1;
(c)时间戳timeStamp,可选字段,采用字符串形式,由14个字符组成,格式如下:yyyyMMddHHmmss,其中yyyy表示年、MM表示月、dd表示日、HH表示小时、mm表示分钟、ss表示秒;
(d)客户端软件版本号appVersion,可选字段,采用字符串形式,由5个字符组成,格式如下:m.n.r;
(e)鉴权码sign,必选字段,采用字符串形式,由32个字符组成;计算公式如下:
当号码未绑定时,Sign=Base16[MD5(id+appVersion+timeStamp+Counter+JSON消息体)];
当号码已绑定或客户端收到验证码Code后,
Sign=Base16[MD5(id+appVersion+timeStamp+Counter+JSON消息体+Code)];上述计算公式中,JSON消息体表示采用JSON数据格式的消息体,Code表示客户端验证码,id+appVersion+timeStamp+Counter+JSON消息体表示对字段id、appVersion、timeStamp、Counter和JSON消息体顺序连接,id+appVersion+timeStamp+Counter+JSON消息体+Code表示对字段id、appVersion、timeStamp、Counter、JSON消息体和客户端验证码Code顺序连接,MD5()表示对圆括号内的内容采用MD5算法进行哈希计算,Base16[]表示对方括号内的内容按照Base16方式进行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2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