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廓增强的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30380.9 | 申请日: | 2013-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辉;温超;石光明;沈方芳;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廓 增强 聚束式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 方法 | ||
1.一种轮廓增强的聚束式SAR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层析成像建模的方法构建聚束SAR距离剖面成像模型为:
g=Cf+ζ
其中,g为回波向量,f是场景散射系数向量,C为观测核,ζ表示噪声向量;
(2)构建成像目标函数:
2a)引入场景目标轮廓的稀疏项||Df||2,利用正则化方法将步骤(1)中的聚束SAR距离剖面成像模型转化为下面的成像目标函数式:
其中,|| ||2表示求向量的2范数,D为二维差分算子,Df相当于场景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一阶离散梯度,ε为残差,s.t.{A}表示满足A的条件下求B最小值的运算符号;
2b)引入松弛变量w将Df从稀疏项||Df||2中分离出来,对w和Df的残差进行惩罚约束,将步骤2a)中的表达式写成增广拉格朗日乘子形式,得成像的无约束优化目标函数式:
其中,β为惩罚参数,μ为保真度项系数,λ为拉格朗日乘子,w为引入的松弛变量,|| ||2表示求向量的2范数,D为二维差分算子,Df作为场景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一阶离散梯度的近似;
2c)将步骤2b)中的成像的无约束优化目标函数式分解为w子问题和f子问题这两个子问题的目标函数式:
w子问题目标函数式为:
其中,β为惩罚参数,()H表示求赫米特共轭,|| ||2表示求向量的2范数,D为二维差分算子,表示求使{}中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变量w的运算符号,wk+1为松弛变量w在第k步迭代后的变量,fk为场景散射系数向量f在第k-1步迭代后的变量,λk为拉格朗日乘子在第k-1步更新后的值;
f子问题目标函数式为:
其中,β为惩罚参数,()H表示求赫米特共轭,μ为保真度项系数,|| ||2表示求向量的2范数,D为二维差分算子,表示求使{}中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变量f的运算符号,fk+1为场景散射系数向量f在第k步迭代后的变量,wk+1为松弛变量w在第k步迭代后的变量,λk为拉格朗日乘子在第k-1步更新后的值;
(3)利用交替方向最小化算法对步骤2c)中的两个子问题目标函数进行交替迭代求解,得到轮廓增强的SAR图像:
3a)参数初始化
迭代步数k=1,场景散射系数向量初始值为fk=0,松弛变量初始值wk=0,拉格朗日乘子初始值λk=1,保真度项系数μ>0,惩罚参数β>0,残差ε>0;
3b)固定向量初始值fk和乘子初始值λk,利用二维收缩公式求解步骤2c)中的w子问题目标函数式,得到松弛变量w在第k步迭代后的变量wk+1;
3c)固定所述的wk+1和λk,利用共轭梯度法求解步骤3c)中的f子问题目标函数式,得到场景散射系数向量f在第k步迭代后的变量fk+1;
3d)由所述的fk+1,wk+1更新拉格朗日乘子λ,得到拉格朗日乘子λ在第k步更新后的值λk+1;
3e)令k=k+1,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终止条件:
其中,|| ||2表示求向量的2范数,fk为场景散射系数向量f在第k-1步迭代后的变量,fk-1为场景散射系数向量f在第k-2步迭代后的变量,ε为残差;
若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则将fk写成矩阵形式,得到轮廓增强的SAR图像,否则重新由3b)开始继续迭代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廓增强的聚束式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用层析成像建模的方法构建聚束SAR距离剖面成像模型,按如下步骤进行:
1a)采集各个方位向雷达接收的场景回波数据,并存储到SAR成像系统的内存中;
1b)对回波数据依次进行混频和消去二次相位项操作,得到待处理的极坐标系下的回波r表达式:
其中,是场景中各散射点其散射系数f(x,y)在距离雷达为R+u上的投影,u为点(x,y)到场景中心的距离,-L≤u≤L,L为场景半径,θ为波束指向角,为空间频率,t为快时间采样序列,和R分别表示场景中心距雷达发射点的时间延时和斜距,j为虚数单位;
1c)将步骤1b)中获得的回波表达式写成直角坐标系下的形式,表示散射系数f(x,y)与回波之间的投影关系:
1d)将步骤1c)中回波表达式写成离散形式,即用向量来表示为:
其中,θi表示第i个方位角,i=1,2,…,K,K为方位角个数,即慢时间采样点数,为回波按照方位角顺序排列的向量表示,矩阵C为观测核,即步骤1c)中e(-jΩ(t)(xcosθ+ysinθ))项的矩阵形式,f是场景未知散射系数f(x,y)的向量形式;
1e)利用步骤1d)表达式中回波和场景散射系数函数的投影关系,构建成像模型,将地面场景投影到距离维平面,得到聚束SAR距离剖面成像模型为:
g=Cf+ζ
其中,g为回波向量,f是场景散射系数向量,ζ表示噪声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3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