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培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22735.X 申请日: 2013-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039357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发明(设计)人: 伍碧华;王真真;胡喜贵;胡继良;郭孝辉;王栋;郑有良;刘登才;蒲至恩;陈国跃;代寿芬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赵丽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稳定 表达 hmw gs 普通 小麦 培育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野生二粒小麦为父本,将拥有4个HMW-GS的野生二粒小麦的花粉,授予六倍体的普通小麦,通过种间远缘杂交、多代自交及鉴定,选育出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选自高产但加工品质差的普通小麦,染色体组型为AABBDD,具有4个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1Ay亚基编码基因处于沉默态,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3所述的碱基、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选自Glu-A1Glu-B1位点均表达的含有4个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组型为AABB,其活性态的1Ay亚基基因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4-5所述的碱基、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亲的杂交,是抽穗后对母本穗进行人工去雄,套上硫酸纸袋以防飞花,授以野生二粒小麦花粉后继续套袋直至成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表达6个HMW-GS的普通小麦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代自交及鉴定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将经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SDS-PAGE分析,并对其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选择具有双亲HMW-GS条带的、染色体数目为35条的杂种F1代植株;

B、将经步骤A选取出的F1代植株在抽穗后套上硫酸纸袋自交,收取F2代种子,按步骤A所述方法进行SDS-PAGE分析和染色体数目检测,选取35≤2n≤42和HMW-GS为6条的籽粒继续种植套袋自交得F3代,再按步骤A所述方法对F3代籽粒进行检测和选取;

C、对步骤B获选的F3代种子进行发芽移栽,并自交,连续自交6代后获得F8代,且每代均选取株叶型、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趋向母本普通小麦的单株;

D、随机抽取F8代单株, 再从各单株收获籽粒中随机选取8粒,按步骤A所述的SDS-PAGE方法进行HMW-GS检测;选取具有6个HMW-GS的籽粒进行发苗移栽获得F9代植株,再自交,收获F9代植株上产生的F10代籽粒,再随机选取8粒按同样方法进行SDS-PAGE分析,对HMW谷蛋白亚基进行检测;然后再对HMW谷蛋白亚基谱带数均为6条,且电泳迁移率一致,并含有父本野生二粒小麦Glu-A1Glu-B1位点y-型亚基的上述8粒籽粒,进一步按步骤A所述方法进行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的根尖染色体数目检测;

E、将步骤D选取的杂种F10代种子,同时与母本及父本的种子进行室内发芽,剪取幼嫩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然后对HMW-GS编码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1Ay的条带进行转化、阳性检测、测序和序列比较分析;

F、将步骤E获得的F10代种子与母本及父本的核苷酸及其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确认杂种育成小麦的Glu-A1位点活性y型亚基编码基因与父本野生二粒小麦的Glu-A1位点活性y型亚基编码基因序列高度一致,均具有1830bp的核苷酸长度,都没有缺失/插入区段,都能编码608个氨基酸残基,且没有提前终止密码子,均属于活性态的Ay基因;而母本普通小麦Ay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短于父本和育成小麦,为1791bp,而且其DNA分子结构上存在着3个区段的缺失,其中间重复区还存在1个提前终止密码子,处于沉默态,由此而确定野生二粒小麦Glu-A1位点的活性y型亚基编码基因已真实导入普通小麦基因组;

G、对步骤F鉴定的杂种后代中的活性Ay等位基因进行染色体工程遗传重组特性分析,确认育成普通小麦所拥有的活性Ay基因的DNA序列,在保持父本98.9%的1Ay基因核苷酸的同时,还存在21个单核苷酸的变异,其中14个位点为突变,7个位点为整合了母本普通小麦的核苷酸;

H、对经步骤G确定的育成普通小麦的1Ay基因的编码亚基活性进行异源表达分析,以证明育成普通小麦所拥有的1Ay 基因与父本野生二粒小麦的1Ay基因一样具有编码1Ay亚基的功能;

I、将经步骤D-H鉴定后获选的杂种种子的具有种胚的半粒进行培养皿内发芽移栽,再连续自交2代获得F11和F12代;继续对F11和F12代的籽粒按步骤A的SDS-PAGE方法进行HMW-GS检测,以进一步证明其拥有的6个HMW-GS能在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中稳定传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27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