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16965.5 | 申请日: | 2013-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闫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东兴市创新特色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9/02;A61P29/00;A61K35/64;A61K35/36;A61K33/04;A61K31/51;A61K31/196;A61K31/16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 地址: | 5381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湿 类风湿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熟附子500~1000份、细辛100~200份、桂枝100~200份、黑附子250~500份、干姜250~500份、天竹花250~500份、牛膝250~500份、稀莶草250~500份、桑枝250~500份、雷公藤250~500份、蛴螬300~600份、硫磺100~200份、甲珠200~400份、制马钱子50~100份、VB1片3~5份、胃复安片2~2.5份、双氯灭痛片125~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物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为:
熟附子700份、细辛140份、桂枝160份、黑附子350份、干姜400份、天竹花380份、牛膝370份、稀莶草330份、桑枝400份、雷公藤370份、蛴螬500份、硫磺160份、甲珠320份、制马钱子70份、VB1片4份、胃复安片2.3份、双氯灭痛片13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丸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制马钱子和甲珠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配方量的蛴螬、硫磺、双氧灭痛片、VB1片和胃复安片粉碎成细粉备用;
3)按配方称取熟附子、黑附子和细辛置于容器中,加入投料量8~12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0.5~1h,再加入配方量的桂枝、干姜、牛膝、稀莶草、天竹花、桑枝和雷公藤,补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煮液,滤过药渣,将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8~1.35的浸膏;
4)将步骤3)的浸膏与步骤1)、2)的细粉混匀,按需要制成不同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细粉粒度为100~3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丸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补加水煎煮过程中,第一次补加至水的重量为容器中原料总重的8~12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1~2h;第二次补加至水的重量为容器中原料总重的6~10倍,煎煮至沸腾后保持微沸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东兴市创新特色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东兴市创新特色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69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味青梅脯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味莲子仁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