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纺纱效率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04055.5 | 申请日: | 201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宋均燕;赵阳;何小东;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D01H1/24;D01H7/02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欧咏 |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纺纱 效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纺纱装置的改造,利用加捻元件速度的改变,即产生的捻度改变纱线成形过程中的捻度传递与纱线成形,解决纺纱性能及纱线质量不稳定问题。
背景技术
传统环锭纺技术和环锭紧密纺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纺纱技术,它们是用钢制钢丝圈加捻机构,其独有的气圈和卷绕形态产生产生纺纱张力和张力波动,过大并波动的纺纱张力会造成成纱条干不匀,粗、细节多、断头等质量问题,并限制了锭速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纺纱张力由气圈离心力和卷绕张力组成,随着气圈大小的变化,即由小纱到大纱的变化,纺纱张力由大变小,纺小纱时的卷绕张力均为大纱时卷绕张力的1-3倍,这一纺纱张力过大和张力波动问题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纺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工作就是接断头,断头不能及时接上,会影响产量,并产生绒辊花,造成很大的浪费;细纱工序作为成型工序,减少细纱断头是降低细纱消耗的一项重要措施,降低细纱断头技术与提高棉纱强力、提高条干均匀度、减少细节与粗节、降低纱疵等提高棉纱质量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对细纱机进行改进。
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导纱装置、电机、传动皮带;其方法是在细纱机牵伸区最终输出罗拉下游的卷捻部分技术改造,通过导纱装置替代了原有的导纱钩,有效利用加捻元件产生的捻度改变纱线成形过程中的捻度传递与纱线成形,加捻元件的转速,根据不同纱支的工艺需要,通过电机速度的改变,实现提高纺纱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该装置能够解决纺纱性能及纱线质量不稳定问题,控制电机速度,即消除了锭子高速时出现大量断头的现象,本装置便于安装、操作方便,有效提高纺纱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纺纱效率的方法,装置由前罗拉1、前胶辊2导纱装置3、电机4、传动皮带5、支架6、螺栓7、导纱板8、纱管9、钢丝圈10、钢领11、纱线12、引纱嘴31、一对加捻元件32、送纱嘴33构成;在细纱机的导纱板8上安装着由支架6与螺栓7固定的导纱装置3,导纱装置3内布设着一对加捻元件32、连接引纱嘴31、送纱嘴33,其中在导纱装置3上安 装的传动皮带5、电机4与一对加捻元件32相配合;导纱装置3的引纱嘴31连接纱线12,依次通过一对加捻元件32、送纱嘴33,并经钢领11、钢丝圈10,加捻卷绕在纱管9上,其中连接导纱装置3的纱线12的前端布设着前罗拉1、前胶辊2。
所述方法的装置,加捻元件是由两个导轮构成,内径和外沿细纱通道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应小于0.05。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对细纱机技术改造,通过提高纺纱效率的装置替代了原有的导纱钩,加捻元件改变纱线成形过程中的捻度传递与纱线成形,利于减少纱线断头;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对,便于安装、维护、操作方便,性价比高,彰显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前罗拉、2-前胶辊、3-导纱装置、4-电机、5-传动皮带、6-支架、7-螺栓、8-导纱板、9-纱管、10-钢丝圈、11-钢领、12-纱线、13-引纱嘴、32-加捻元件、33-送纱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的提高纺纱效率的方法,是对传统装置的环锭细纱机或环锭紧密细纱机牵伸区最终输出罗拉下游的卷捻部分技术进行改造,将导纱装置的一对加捻元件、引纱嘴、送纱嘴、支架及螺栓替代原有的导纱钩,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导纱板上;传送时,纤维须条从前罗拉与前胶辊握持处输出,经过导纱装置上的引纱嘴,穿过加捻元件,通过送纱嘴,通过锭子的转动带动钢领跑道上的钢丝圈转动将纱线加捻并卷绕到纱管上;在纺纱时,传动皮带通过电机的转动将带动加捻元件的转动,纱线经过加捻元件得到加捻,改变了纱线成形过程中的捻度传递与纱线成形,从而消除了锭子高速时出现大量断头的现象,解决纺纱性能及纱线质量不稳定问题。
纺纱速率效果验证:
1)加捻元件的转速根据纱支与工艺改变,电机速度范围在1-30000r/min。
2)导纱装置替代了细纱机上原有的导纱钩,其加捻元件的配制提高了纺纱速率及质量。
3)导纱装置上部设有引纱嘴,中部有加捻元件,下部有送纱嘴,加捻元件表面经过特殊的处理,导纱通道及送纱嘴内部表面具有光洁耐磨性能,保证了纱线的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4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