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作免疫抑制剂的、分离自间充质干细胞的微囊泡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37526.6 | 申请日: | 201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M·穆拉卡;A·费拉布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冻保藏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A61P37/06;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余颖 |
| 地址: | 瑞士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免疫抑制剂 分离 间充质 干细胞 微囊泡 | ||
本发明涉及用作免疫抑制剂的、分离自间充质干细胞的微囊泡。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作治疗炎性和免疫病变的免疫抑制剂的、分离自间充质干细胞的微囊泡。
虽然人们对基质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的兴趣和临床应用增加了,但是其效果再现性有争议并且涉及到的机制仅仅部分被阐明了。间充质基质细胞(MSC)在体外、动物模型和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免疫调控特性,例如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参见Nauta2007,Zhao2010,Caimi2010的论文)。然而,其作用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特别地,虽然关于MSC对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已有广泛研究(Krampera,2003)且揭示了多个参与因子,但是关于MSC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和作用机制非常有争议(Corcione2006,Tabera2008,Comoli2008,Traggiai2008,Rasmussen2007)。鉴于有报导称MSC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存在种间差异(人与小鼠)(Renseneb,2009),下面仅讨论从人细胞获得的结果。总的来说,MSC-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被认为介导可溶因子,并且确实有报导称这些因子对B淋巴细胞比对T淋巴细胞有更重要的作用(Augello,2006)。
如上面报导的,MSC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似乎尚不明确。事实上,既有报导称MCS对B淋巴细胞的抗体增殖、分化和生成有抑制作用(Corcione2006,Tabera2008,Comoli2008)也有报导称有刺激作用(Traggiai2008,Rasmussen2007)。有趣的是,制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MSC起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Chan,2006),并由此将免疫反应放大。这种现象似乎可见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低水平γ-干扰素存在下(Chan,2006)。根据一项关于MSC与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根据用于B细胞的刺激强度或供体来源,MSC会表现出相反的作用(抑制或刺激)(Rasmussen,2007)。这些相互冲突并且不可预知的结果阻碍了MSC在复杂自体免疫疾病中的应用。
鉴于上述情况,很显然需要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炎性和免疫疾病并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近期,已发现免疫细胞的多种相互作用由微囊泡(MV)或微粒(如很多细胞表型分泌的膜包被体)介导(Théry,2009)。已经描述了多种MV种类,大小为50~1000nm或更大,并且根据其来源的胞内隔室而有不同的结构和生化特性。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显示:通过蛋白、mRNA和微RNA转运,MV在细胞间通信中起基础作用(Valadi,2007;Camussi,2010)。
已知,MV对多种细胞表型(如树突细胞或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反应载体的作用。从表达肿瘤抗原的树突细胞中分离的微囊泡已在两项I期临床试验中用于黑素瘤患者和肺癌患者(Escudier,2005;Morse,2005),用于刺激肿瘤免疫反应。这些研究显示MV对人系统性应用是安全的,由此激励个人患者临床应用的研究。PRobbins等研究了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外来体(exosome)的应用(US20060116321),该项研究从不同的细胞类型分离外来体,所述细胞类型包括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类似地,已有人提出将来自树突细胞的微囊泡用于免疫治疗(Lamparsky,US6812023),例如预防不希望发生的自体抗原或移植物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或用于降低过度抗原反应(Mattews Albert L,US20020004041)。
现有技术还研究了将抗原呈递细胞的外来体用作疫苗载体(Delcayre A,US20060222654)或用作抗肿瘤反应发生器(Delcayre A,US7704964)。
现有技术研究了来自内皮细胞(优选内皮祖细胞)的微囊泡,例如这些微囊泡有望在胰岛胰腺内皮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中作为佐剂。佐剂效应能使移植的胰岛存活并具有功能(Cantaluppi V,US20100233216)。
再者,有报导称,当所述两种细胞的细胞群由渗透膜分开时,仍会发生MSC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这一观察结果被认为是支持了可溶介体的存在(Corcione,2006;Augello,2005)。然而,当使用MSC培养物上清液时,没有发生所述抑制作用(Corcione,2006)或仅发生部分抑制(Augello,2005)。因此,目前认为:MSC完全抑制需要细胞间接触或B淋巴细胞信号释放(Corcione,2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冻保藏股份公司,未经冷冻保藏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37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体为弓形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