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6539.5 | 申请日: | 2012-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D.安顿法尔康;C.查雷特罗查马罗;J.M.德拉库埃达奥尔廷;I.加尔德阿兰达;P.J.赫南德斯布拉斯科;S.洛伦特吉尔;P.穆雷桑;J.J.帕里西奥阿斯科纳;D.普亚尔普恩特;M.萨奥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杨国治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 装置 | ||
1. 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尤其感应灶台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控制单元(34)、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感应加热单元(20,22,24,26)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加热频率单元(30, 32),它们在至少一个运行模式中经由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加热单元(20,22,24,26)相连接,在所述运行模式中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单元(20,22,24,26)直接与所述第一加热频率单元(30, 32)相连接而所述第二感应加热单元(20,22,24,26)直接与所述第二加热频率单元(30, 3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4)设置用于在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经由所述感应加热单元(20,22,24,26)相连接的运行模式中在彼此相区别的运行区段(90, 91, 92, 93)中运行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设置成经由单个相(16)来运行。
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谐振单元(80,81),其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直接与至少第一和第二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的共同的触点(78, 79)相连接。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4)设置成在一运行模式中将至少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的彼此相继的至少两个运行区段(91, 93)的起始点以最大1s隔开,在所述运行模式中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经由所述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相连接并且在彼此相区别的运行区段(91, 93)中来运行。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另外的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和开关组件(64),其设置成通过所述控制单元(34)的转换指令将至少两个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中的至少一个与至少三个所述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三个不同的组合直接相互连接。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感器(86,88),其至少在一运行模式中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26)的运行区段(90, 92)中测量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的至少一个功率特性参数,在所述运行模式中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直接与第一高频发生器(30, 32)相连接而所述第二感应加热单元(20,22, 24,26)直接与第二加热频率单元(30, 32)相连接,经由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加热单元(20, 22,24, 26)相连接。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4)设置成在一运行模式中以带有相位延迟的操控的模式同时运行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在所述运行模式中所述加热频率单元(30, 32)经由所述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相连接且在所述运行模式中不仅对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单元而且对于所述第二感应加热单元(20, 22, 24, 26)要求至少一个平均功率。
8. 一种带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12)的家用器具。
9. 一种用于运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12)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65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用多功能羟基酰肼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碳化硅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