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显示方法、集成电路、程序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1936.5 | 申请日: | 2012-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圭司;式井慎一;林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G02B27/22;G02F1/13;G09G5/00;G09G5/3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显示 方法 集成电路 程序 | ||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
光源,将光输出;
位置识别部,对利用者的眼睛的位置进行识别;
光偏转部,将所输出的上述光的方向向上述位置识别部识别出的上述眼睛的位置的方向偏转;
确定部,确定上述利用者是多个人物中的哪个人物;
控制部,按照所确定的上述人物,控制上述光偏转部对上述光进行偏转的方向;以及
显示部,接受来自上述光偏转部的出射光而形成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具备对信息进行保持的显示信息管理部,该信息表示各个上述人物是否具有对显示信息进行访问的权限,该显示信息是上述图像的至少一部分,
在表示由上述确定部确定了的上述人物不具有上述权限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对上述光偏转部的偏转方向进行控制,以使作为上述光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述显示信息的光不向上述利用者的上述眼睛的位置入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具备对上述利用者的图像进行拍摄的利用者拍摄部,
上述确定部根据上述利用者拍摄部拍摄到的上述图像,确定上述利用者是上述多个人物中的哪个人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具备形状判断部,该形状判断部根据上述利用者拍摄部拍摄到的上述图像,识别上述利用者的轮廓、瞳孔形状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确定部利用所识别出的上述至少一个来进行确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利用者佩戴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发送上述确定部进行的确定所用的信息,
上述确定部通过接收上述发送装置发送的上述信息,确定上述利用者是上述多个人物中的哪个人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确定部确定两个以上的上述利用者中的每一个,
上述控制部使由上述光源输出的上述光依次对两个以上的上述利用者偏转。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部能够将访问权限互不相同的上述显示信息至少同时显示两个,
所保持的上述信息确定各个上述人物是否具有对各个上述显示信息进行访问的权限,
上述控制部,根据所确定的上述人物是否具有各个上述显示信息的上述权限,来控制上述光偏转单元的偏转方向。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部能够将用于实现三维显示的右眼用视差图像和左眼用视差图像交替显示,
上述确定部保持用于决定对各个上述利用者进行二维显示和上述三维显示中的哪一个的信息,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信息来控制上述光偏转部的偏转方向,以使对决定为进行上述二维显示的上述利用者的左右眼睛的位置,仅入射上述右眼用视差图像或上述左眼用视差图像中的某一个的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具备终端状态取得部,该终端状态取得部取得终端信息,该终端信息表示上述利用者保持终端的手的位置或终端的倾斜度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位置识别部具备偏转履历积累部,该偏转履历积累部将与上述利用者的眼睛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和上述终端信息建立关联而进行记录,
上述位置识别部通过检索与所取得的上述终端信息建立了关联的上述信息,推定上述利用者的眼睛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
与上述利用者的眼睛的位置相关的上述信息是上述光偏转部的动作履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具备手动偏转调节部,该手动偏转调节部可使上述利用者调节上述光偏转部的偏转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具备利用者拍摄部,该利用者拍摄部用于拍摄上述利用者的图像,
上述位置识别部保持基准图像,通过比较由上述利用者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和上述基准图像来推定利用者的视距,判断上述利用者的眼睛的位置,上述基准图像是在上述利用者视觉辨认上述显示装置时的标准视距下对利用者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9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