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24763.7 | 申请日: | 201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2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黄勇;赵梓江;张伟;万程;段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6/20 | 分类号: | B60K6/20;B60K6/2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耦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以发动机和电机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属于车辆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很多汽车制造企业相继研发了以发动机和电机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动力耦合装置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部件,不仅应具备两种动力源动力合成功能和输出不干涉功能,实现两种动力源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降低燃油消耗,同时还要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及动力响应性能。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多采用离合器(干式或湿式离合器)和行星排技术的配合实现动力耦合,由于离合器及行星排技术一般通过机械结构或者液压系统控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其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难以保证,存在着动力转换冲击大的缺陷,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驾乘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控制精度高、响应迅速、能减小动力转换冲击、提高整车驾驶舒适性、降低燃油消耗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它由发动机动力输入系统、电机动力输入系统和变速器输入轴组成,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发动机动力输入系统设有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所述电机动力输入系统设有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所述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和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对称布置,它们均与变速器输入轴固定装配。
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发动机动力输入系统包括第一同步齿圈、第一接合套、发动机动力轴连接盘和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所述第一同步齿圈外缘为与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匹配的锥台摩擦面结构,在第一同步齿圈的侧面上镶嵌永久磁铁,在第一同步齿圈内环面上设置与第一结合套匹配的同步齿圈花键,在第一同步齿圈的内环面上还设有同步齿圈定位球销,所述同步齿圈定位球销与第一接合套匹配。
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所述第一接合套一端设有同步齿圈限位凸台,在第一接合套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接合套花键,在其外侧壁上还设有两道同步齿圈定位环槽,在其内侧壁上还设置接合套定位球销,所述接合套定位球销与发动机动力轴连接盘匹配。
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发动机动力轴连接盘一端设有接合套限位凸台,在发动机动力轴连接盘的外侧壁上设置与接合套内侧壁匹配的发动机动力轴连接盘花键及两道接合套定位环槽,所述接合套定位环槽与接合套定位球销匹配。
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所述电机动力输入系统包括第二同步齿圈、第二接合套、电机转子和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所述第二同步齿圈、第二接合套和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分别为第一同步齿圈、第一接合套和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的对称结构,所述电机转子与变速器输入轴匹配。
上述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与发动机动力轴连接盘及电机转子配装,并通过花键及卡环结构与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及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固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及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电流的通断,实现混合动力不同驱动模式。当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通电时,通过发动机动力输入系统动作实现发动机动力输出;当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通电时,通过电机动力输入系统动作实现电机动力输出;当发动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和电机动力输入耦合电磁铁均通电时,发动机动力输入系统和电机动力输入系统动作,实现发动机动力源和电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驱动。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控制电磁铁电流大小来控制车辆动力总成结合的快慢,设置在电磁铁与同步齿圈上相互配合的摩擦锥面使同步过程更加迅速平顺。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迅速的特点,不仅通过两种动力源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降低了车辆燃油消耗,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而且减小了动力转换的冲击,提高了整车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络筒机推纱板弹簧支撑座
- 下一篇:可令薄片制品的端头对折整齐的薄片制品折叠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