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聚氧乙烯醚收率的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99780.X | 申请日: | 2012-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于忠林;崇奎云;汪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得济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8G65/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310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乙烯 收率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容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提高聚氧乙烯醚收率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人们对其结构较为熟悉,包括带有夹套的釜体、搅拌装置和驱动搅拌装置的驱动装置。然而,上述结构的反应釜对某些特殊反应的化工产品并不适用,例如反应极为剧烈的放热反应。若采用通常的夹套散热结构难以有效的进行热交换,而不得不减缓反应原料加入速度,极大制约生产效率;若采用导热高分子材料制作釜体,由于其强度较低反应用料量不宜过大,而强度较高的材料造价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此外传统反应釜的釜体内壁与反应液接触面积有限,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难以达到使反应液充分混合搅拌,也制约了生产效率,尤其是聚氧乙烯醚的反应过程中由于其反应混合不均,导致反应效率低下,产生大量副产物收率极低。鉴于上述情况,此时亟需一种换热效果均匀、换热效率高、反应效率高的反应釜,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主要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聚氧乙烯醚收率的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反应过程热交换不均所导致的反应不完全,反应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底部设有出料口的釜体、设有进料口的与釜体通过法兰连接的釜盖、搅拌装置,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釜体内壁均匀设有4~8个与内壁相垂直的挡板;釜体内设有与釜体同轴的2~4个限位在挡板上的换热环管;搅拌装置由搅拌轴和由搅拌轴限位的V形的第一搅拌桨、矩形的第二搅拌桨组成,其中第一搅拌桨限位在釜体底部,第二搅拌桨限位在相邻两换热环管之间。
为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果,所述热交换环管由导热高分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反应釜通过简单改造即可,节约了生产成本;将并排设置的用导热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热交换环管设置在反应釜体内,并在管中通冷却剂,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釜体内绕釜体内壁设有若干挡板,在挡板之间形成涡流,促使反应液充分混合,提高了反应物流动速度,在提高反应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将搅拌桨设置为两片,底部搅拌桨采用V形设计,便于减小搅拌阻力,中部搅拌桨采用矩形结构并位于相邻环管之间,增强了搅拌涡流,两搅拌桨联用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搅拌轴与搅拌桨采用分体设计,简化了原件生产工艺,更便于维修与更换;可将不同反应釜(吸热和放热)的热交换环管进行串联,充分利用反应中的热量,而无需使用其他加热或冷却装置,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符号说明:1釜体、2换热环管、3釜盖、4进料口、5搅拌轴、6第二搅拌桨、7挡板、8第一搅拌桨、9出料口。
下面将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根据图1~2所示的提高聚氧乙烯醚收率的反应装置,其包括底部设有出料口9的釜体1、设有进料口4的与釜体通过法兰连接的釜盖3、搅拌装置,釜体与釜盖通过螺栓固定(图中未画出),所述釜体1内壁均匀设有六个与内壁相垂直的挡板7;釜体内设有与圆形釜体同轴的三个限位在挡板上的换热环管2,环形换热管两端部通过法兰与换热管路(图中未画出)相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搅拌装置由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图中未画出)的搅拌轴5和由搅拌轴限位的V形第一搅拌桨8、矩形第二搅拌桨6组成,搅拌桨通过限位卡销限位锁紧,其中第一搅拌桨8限位在釜体底部,第二搅拌桨6限位在相邻两换热环管之间,为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果,所述热交换环管由导热高分子材料制成。
上述导热高分子材料可采用如申请号为02112481.7公开日为2003.01.01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导热高分子材料。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时,将不同吸热、放热反应的反应釜体上的热交换管进行串联,省去了加热装置与冷凝装置,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得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抚顺得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自行车车铃
- 下一篇:线性批量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