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94381.4 | 申请日: | 201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郑东晟;杨昆;张学发;覃事永;宋明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反应器 | ||
1.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池和膜过滤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膜过滤池中设置有超滤膜组件和曝气装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设置有生物填料;
所述生物反应池和膜过滤池中间设置隔板;
所述生物反应池还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和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相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溶气装置包括进水管、加压装置、溶气水罐和溶气水导出管,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在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器上设置有喷射孔;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的一端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所述溶气水导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器连接,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器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为半软性纤维状填料,所述填料的体积占所述生物反应池的体积的70%至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微纳米气泡释放器均匀分布在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组件选用的是中空纤维帘式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为加压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为气体自吸管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气体自吸管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在气体自吸管上设置有气体自吸量调整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溶气水罐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溶气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排出阀,压力传感器和排出阀设置在溶气水导出管上,并靠近溶气水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组件还包括反清洗组件,所述反清洗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抽吸泵和清水箱,所述压力传感器、抽吸泵和清水箱通过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43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