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箔设备化成槽中部上辊筒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83264.8 | 申请日: | 201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风雷;李晓强;王敬民;侯斌;邹烨;冯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兴县剑锋制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57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设备 化成 中部 上辊筒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箔化成生产设备装置,特别涉及电极箔设备化成槽中部上辊筒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其中化成箔是用于制造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化成箔现有设备的化成槽中部辊筒一种方式是在液面以上的主动辊筒,此种驱动辊筒位置安装较高,距离化成槽液面约40cm左右,化成槽中部上辊在液面上,会产生槽液蒸发造成的辊筒表面结晶,结晶物会造成硌箔等箔片外观缺陷,也会造成因硌箔等原因引起断箔。化成箔现有设备的化成槽中部辊筒另一种方式是在液面中的被动辊筒,虽然解决了箔片硌箔问题,但由于高压高比容产品箔片强度变差,要求张力小并且均匀,前后主动辊筒距离远,会造成箔片局部张力变大而使断箔几率变大。由于目前化成箔市场竞争激烈,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因硌箔和张力造成断箔会造成产品生产不连续而影响到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会增大员工的工作强度,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因此减少断箔是各企业设备和管理的一个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极箔设备化成槽中部上辊筒驱动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极箔设备化成槽中部上辊筒驱动装置,包括设备框架梁以及液中上部辊,还包括蜗杆、蜗轮、磁粉离合器、中介轴、上齿轮、辊用齿轮,蜗杆连接蜗轮,蜗轮连接磁粉离合器,所述设备框架梁下部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固定有一中介轴,磁粉离合器连接中介轴的一端,中介轴另一端连接上齿轮,上齿轮咬合辊用齿轮,辊用齿轮连接液中上部辊的固定轴,固定轴两端分别通过液中上部辊固定座固定,液中上部辊两端分别还设有定位环。
作为优选,所述磁粉离合器包括皮带、皮带轮A和皮带轮B,皮带轮B设置在中介轴靠近磁粉离合器端的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齿轮和辊用齿轮采用耐温防腐蚀塑料构造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采用蜗轮蜗杆进行一级传动,传动比选为电极箔设备常用的30齿,模数3进行加工制造;采用磁粉离合器进行张力调整,磁粉离合器运行比较稳定,价格适中,同时调整数值可以数字化,便于调整和管理;采用皮带进行二级传动,为保证传动稳定,避免加工误差带来的传动不确定性,采用1:1进行传动;采用标准耐温防腐蚀塑料制造齿轮,材料保证了传动在高温腐蚀环境下的正常进行。同时为保证传动稳定和经济性,模数采用2,采用1:1进行传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电极箔设备化成槽中部上辊筒驱动装置,包括设备框架梁9以及液中上部辊8,还包括蜗杆2、蜗轮1、磁粉离合器4、中介轴5、上齿轮6、辊用齿轮7,蜗杆2连接蜗轮1,蜗轮1连接磁粉离合器4,所述设备框架梁9下部设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上固定有一中介轴5,磁粉离合器4连接中介轴5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粉离合器4包括皮带15、皮带轮A3和皮带轮B14,皮带轮B14设置在中介轴5靠近磁粉离合器4端的端部,中介轴5另一端连接上齿轮6,上齿轮6咬合辊用齿轮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齿轮6和辊用齿轮7采用耐温防腐蚀塑料构造而成,辊用齿轮7连接液中上部辊8的固定轴10,固定轴10两端分别通过液中上部辊固定座12固定,液中上部辊8两端分别还设有定位环11。
本实用新型传动动力由蜗杆2输入,经过蜗轮1,进行第一级减速,选用液中上部辊8直径与其它主动辊筒直径一致,以满足化成箔生产线辊筒速度一致的要求。 通过磁粉离合器4上的皮带轮A3和皮带轮B14以及皮带15,把动力传递到设备框架梁9下部,以便减少中介轴5与化成槽的距离。通过中介轴5的过渡,使动力传递到上齿轮6上。通过上齿轮6和辊用齿轮7的啮合传动,通过定位环11的调整,动力最终传递到液中上部辊8上,带动箔片进行运转。液中上部辊8带动箔片运转的快慢和扭矩,通过调整磁粉离合器4激磁恒流源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兴县剑锋制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宝兴县剑锋制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3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壳素的清洁生产工艺
- 下一篇:复合介质薄膜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