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画架打孔组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80540.5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琴;李伟;贺安平;吴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大美术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画架 打孔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夹具,具体指一种用来组装画架三支脚的打孔组装机。
现有的小型画架一般用三根支脚来支撑画板,各支脚的下端相互分开并支承于地面,上端相互靠拢后用销轴固定成一体,如图4所示。
对于上述画架的三根支脚的打孔、组装,目前的顺序是,由作业人员先将三支脚的上端部分别放置在台钻上进行打孔,然后再用人工将三根支脚用销轴穿设紧固成一体。显然,在上述加工过程中,需要分三次打孔,因此各孔的同轴度难以保证,这样既影响各孔的同轴精度,又会降低后续的组装速度,并且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工艺相对落后,直接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员工收入的减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打孔、组装效率高且能确保加工质量的画架打孔组装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画架打孔组装机,包括底座和打孔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导轨、位于导轨上的活动平台和驱动活动平台在导轨上移动的第一动力源,在所述的活动平台上具有供画架的三根支脚嵌设的三个定位槽,该三个定位槽的一端相互合拢后与横向分布在该活动平台上的凹槽相贯通,同时在所述活动平台上固定有能驱动位于上述凹槽内的销轴滑动的第二动力源,所述的打孔钻则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并且该打孔钻的钻头与所述的凹槽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能驱动压块上下移动而能压住位于各定位槽内的三根支脚的第三动力源,在打孔或组装时,以使三根支脚更为稳定地位于各自定位槽内。
在上述改进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压块位于所述相互合拢后三个定位槽的一端的上方。
较好的是,所述的打孔钻和第二动力源分别位于活动平台的两旁,以使结构更为合理。
在上述各方案中,第一动力源可以为第一气缸,成本低,结构简单。当然也可以采用如液压缸等现有的其它驱动源。
同理,所述的第二动力源优选为第二气缸。
同理,所述的第二动力源优选为第二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增设了活动平台和第一、第二动力源,因此在组装时,只要将三根支脚放在相应的定位槽内,并移动活动平台,使打孔钻能同时对三根支脚的端部进行打孔,然后通过第二动力源将销轴推入刚打好的孔中。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能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且各孔的同轴度好,产品质量得以保证,并还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放置三根支脚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小型画架的三根支脚的主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画架打孔组装机包括底座1和打孔钻2以及活动平台3,其中底座1上设有两根横向铺设的导轨4,上述活动平台3位于该两导轨4上,活动平台3左侧的底座上固定有第一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动力源为第一气缸5,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上述活动平台3相连,以驱动活动平台3在导轨4上按需来回移动。
上述活动平台3上具有供画架的三根支脚嵌设的三个定位槽31,该三个定位槽的一端(即上端)相互合拢后与横向分布在该活动平台上的凹槽32相贯通,同时在活动平台3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动力源,在这里,第二动力源也采用气缸,即第二气缸6,该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与上述凹槽32相对应,以驱动位于上述凹槽内的销轴7能沿凹槽滑动。
所述的打孔钻2则设置在底座的右侧上,并且该打孔钻的钻头21与上述凹槽32相对应。
为了使嵌设在三定位槽中的三支脚更加稳定,在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第三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动力源也采用气缸,即第三气缸8(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驱动源),该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一压块9,压块位于相互合拢后三个定位槽的一端的上方,这样启动第三气缸,可以驱动压块上下移动,以压制住位于三个定位槽中的三根支脚。
需要组装时,先将三根支脚放入各自的定位槽内,同时将销轴放置在凹槽中;然后启动第三气缸,使压块下移后压住三根支脚的打孔部位;接着启动第一气缸,推动活动平台沿导轨向打孔钻侧移动,使打孔钻同时对三根支脚的端部进行打孔;然后,第一气缸拉动活动平台沿导轨向左侧移动,并启动第二气缸,将凹槽内的销轴推入到上述刚打好的孔中,即可快速地完成打孔、组装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大美术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大美术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0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通道数据处理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阻燃电钻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