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58697.8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鲍义康;鲍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欧亚流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23L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有效 控制 流体 杀菌 效果 uv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
背景技术
紫外射线用于流体杀菌是最经典的方法之一。在涉及对微生物指标有要求的产品如食品药品等,紫外线(UV)杀菌因其经济、简单、实用、无污染等众多优点,被人们广泛采用。但是,因UV杀菌是靠紫外灯管(或UV发生器)所辐射的紫外射线来实现的,其杀菌效果既受UV射线辐射梯度的影响,也受辐射时间的影响。现有市售的常用UV流体杀菌器因受UV灯管长度和紫外灯管本身易碎的局限,其有效杀菌长度只能达到市售UV杀菌灯管的最大有效长度,通常在1米左右。为了在有限的器械空腔内处理更多的过流体,人们又往往习惯地人为放大容纳过流体的空间,从而加大了UV射线的辐射梯度,而这样操作降低了过流体的杀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其特征在于由n个杀菌管串联构成,其中n≥2,所述的杀菌管包括石英管和过流套管,所述的石英管内腔设置UV灯管,所述的石英管和过流套管之间的空腔构成杀菌腔,所述的n个杀菌管的n个杀菌腔相通。
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个杀菌管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串联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设置在杀菌管底部的连接弯管和设置在杀菌管上部的连接直管。
所述的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个杀菌管中第一个杀菌管上设有流体进口,第n个杀菌管上设有流体出口。
上述的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利用UV杀菌器的杀菌工艺特点,通过串联结构工艺使有限长度的UV灯管任意延伸,流体受辐照时间和辐照梯度按需设计,实现了在UV辐射功率、流体受辐射时间和UV辐照梯度三个影响杀菌效果的变量中,只要任意确定其中二个为常量,另一个同样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使其成为常量。
与现有的杀菌器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1)使流体受辐射时间和UV辐照梯度成为常量,且可实现按需设计;
2)解决了UV杀菌器长期困扰的因受体杀菌时间过短导致杀菌效果不受控的缺陷;
3)UV杀菌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4)降低了产品的杀菌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流套管;2-石英管;3-UV灯管;4-杀菌腔;5-连接直管;6-连接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流体杀菌效果的UV杀菌器由n个杀菌管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串联构成,其中n≥2。杀菌管包括石英管2和过流套管1,石英管2内腔设置UV灯管3,石英管2和过流套管1之间的空腔构成杀菌腔4,n个杀菌管的n个杀菌腔4相通。n个杀菌管中第一个杀菌管上设有流体进口,第n个杀菌管上设有流体出口。
实施例1:
当n=2时,第一杀菌管和第二杀菌管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弯管6串联在一起,第一杀菌管上设有流体进口,第二杀菌管上设有流体出口。
实施例2:
当n=3时,第一杀菌管和第二杀菌管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弯管6连接在一起,第二杀菌管和第三杀菌管通过上部设置的连接直管5连接在一起,第一杀菌管上设有流体进口,第三杀菌管上设有流体出口,并且三根杀菌管成等边三角形结构分布。
实施例3:
当n=4时,第一杀菌管和第二杀菌管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弯管6连接在一起,第二杀菌管和第三杀菌管通过上部设置的连接直管5连接在一起,第三杀菌管和第四杀菌管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弯管6连接在一起,第一杀菌管上设有流体进口,第四杀菌管上设有流体出口,并且四根杀菌管成正方形结构分布。
实施例4:
当n=5时,第一杀菌管和第二杀菌管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弯管6连接在一起,第二杀菌管和第三杀菌管通过上部设置的连接直管5连接在一起,第三杀菌管和第四杀菌管通过底部设置的连接弯管6连接在一起,第四杀菌管和第五杀菌管通过上部设置的连接直管5连接在一起,第一杀菌管上设有流体进口,第五杀菌管上设有流体出口,并且五根杀菌管成圆形结构分布。
实施例5:
当n>5时,各个杀菌管按照实施例4中杀菌管的连接方式及排列方式连接构成。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欧亚流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欧亚流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8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锂-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
- 下一篇:锑的冶炼装置和冶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