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18909.X | 申请日: | 2012-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18 | 分类号: | H01H9/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启月街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窗 开关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车窗控制已经从机械化转变成电动化,电动化的机动车车窗普遍设有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采用的是接脚式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一般为一个按钮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光示单元仅仅是为了起到光示性作用,单个电动车窗开关配备一个发光二极管显得尤为浪费,尤其在机动车配备光示单元较多的情况下,更显得浪费较为突出,而且光示单元在日常行车中是处于常开状态,因此会造成能源浪费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易造成成本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包括壳体、光源和按钮,所述壳体与按钮相装接,所述光源设于壳体的底部,壳体顶部对应一对按钮设有两个导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示单元设有穿插装接于壳体内的Y型导光条,所述光源为芯片式LED,对应设于Y型导光条底部;且所述Y型导光条顶部的分叉与两个导光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孔的顶面高于导光条的顶面一段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设有相对壳体悬接的接触部,所述壳体在对应接触部之处设有漫反射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相较传统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具有的优点:采用Y型导光条,将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单束光源分成两束光源应用于两个电动车窗开关按钮,能够节省一个发光二极管,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常见电动车窗开关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的侧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创新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采用Y型导光条,将一个芯片式发光二极管的单束光源分成两束光源应用于两个电动车窗开关按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易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包括壳体1、光源2和按钮4,壳体1与按钮4相装接,该光源设于壳体的底部,壳体顶部对应一对按钮设有两个导光孔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征,该光示单元设有穿插装接于壳体内的Y型导光条3,该光源2为小功率的芯片式LED,可降低能耗,对应设于Y型导光条3底部;且Y型导光条顶部的分叉与两个导光孔11相对应。图2所示可见,该导光条3的顶部一支插入其中一个导光孔11,顶部另一支插入其中另一个导光孔11,且每个导光孔的顶面高于导光条的顶面一段距离。该距离的长短不限,仅使光源集中照明,防止漏光造成额外损耗。籍此,可以实现仅利用一个光源的LED即可实现一对按钮的光示效果。
该按钮4设有相对壳体悬接的接触部41,该壳体在对应接触部之处设有漫反射面12,通过腐蚀处理,可有效防止镜面反射,进一步防止漏光。
具体实施例一,机动车设有如图1所示的电动车窗开关,该电动车窗开关具有两排两列共四个光示单元,每排两个按钮共用一个Y型导光条,小功率的芯片式LED通过Y型导光条分成两束光源照射导光孔,为两个按钮提供光示性照明。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应用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相较传统的电动车窗开关的光示单元具有的优点:采用Y型导光条,将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单束光源分成两束光源应用于两个电动车窗开关按钮,能够节省一个发光二极管,降低了生产成本。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旲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大型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沟槽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