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车的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42371.9 | 申请日: | 2012-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于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宗亮 |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窑炉用具,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窑车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的窑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多层的托板组成,烧制时每个垫板上放置多个产品,由于垫板体积较大,且放置产品的表面的面积较大,窑车内火焰的穿透性不好,垫板本身需要较长时间烧热,浪费能源。对此,本申请人曾提出名为“一种窑车”、专利公开号为CN201476576U的专利方案,通过采用框架式结构取代了以住的多层的垫板,火焰穿透性好,但框架结构的空间组合过于单一,层高的容置率还不尽理想,对此,本申请人加以改进并提出如下改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窑车内火焰穿透性好且框架的组合空间利用率更高的窑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改良结构包括车体,所述的车体上固定有立柱,立柱在高度上相错间隔设有二列插接孔,相邻立柱间的插接孔架设有横梁,托体放置在横梁上。
为了安装方便,所述的立柱有多排多列,所述的横梁与立柱通过插接孔实现插接连接。
为了安装方便,且可根据烧制品的高度选择合适的层高,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的立柱有多排多列,所述的立柱间插接连接有支撑杆,横梁架设在支撑杆上。
为了提高火焰的穿透性,并且使托体易于制作,所述的托体为圆环板。托体可以用管体截割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良后,除了具备原先框架式结构的节能性好、窑炉气氛妤、火焰穿透性好之外,还由于共改良后的立柱设置了相错间隔的二列插接孔,这在实际应用时,其横梁层高的架设更具灵活性,也更切合烧制品的高度,使得其框架空间的利用率更高,与原先相同体积的窑车相比其装容量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柱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中:1立柱,2托体,3横梁,4车体,5支撑杆,6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可固设在车体上的立柱1在高度上相错间隔设有二列插接孔6。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车体4、圆柱型立柱1、横梁3和托体2,立柱l有多根,多根立柱1在车体4上排列成多排多列并都固定在车体4上,每一排立柱l上都通过插接孔6穿插有多根在高度上相互间隔开的横梁3,从而形成多层横梁3,每层横梁3包括有多排横梁3。每层横梁3上均布有多个托体2,每个托体2均由两个相邻的横梁3支撑着。托体2可以是方板、圆板或者圆环板。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车体4、圆柱型立柱1、横梁3、支撑杆5和托体2,立柱1有多根,多根立柱1在车体4上排列成多排多列并都固定在车体4上,所述的横梁3通过支撑杆5设置在立柱l,立柱1上通过插接孔6插接有多层支撑杆5,每层支撑杆5有多排,每层支撑杆5之上排列有一层横梁3,横梁3与支撑杆5相交叉,每层横梁3包括有多排横梁3。每层横梁3上均布有多个托体2,每个托体2均由两个相邻的横梁3支撑着。
使用方法:先将最低的一层横梁3布置在立柱l上,再在该层横梁3上摆好托体2,在每一个托体2上放上一个产品,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摆上一层产品,直至摆完最高的一层。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推进窑内烧制。烧制完成后,再以上料相反的顺序将产品卸下来。
显然,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立柱设有相错间隔的插接孔6,在上述实施例一中,还可通过相错间隔的插接孔6形成错层分布的层横梁,而在上述实施例二中,则可结合产品的高度实际而选择更能节省空间的层高而来形成多层横梁,提高装容量。而这些框架的组合也正是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改良创新的技术特点,也应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具体应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宗亮,未经于宗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