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电缆损伤的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40649.9 | 申请日: | 2012-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炜;徐勇;郑翥;唐维松;刘燕;回学军;甘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电缆 损伤 移动式 座机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转向装置,具体属于一种能防止电缆损伤而造成的短路的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站、港口、物资部门、露天仓库,重搬运工作的起重机,均装有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其中的门座机在岸电箱电缆转向时或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原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即由于原门座机动力电缆转向装置设计了用两端链条固定拉“电缆活动”型和用铁块“夹”型方式,当门座机移动至岸电箱动力电缆转向时,故容易引起移动式门座机电缆电源线接地短路故障。其原因:
当门座机移动到岸电箱及电缆在岸电箱转向时,由于电缆被链条的固定拉动运动,所以电缆在门座机岸电箱电缆转向时,电缆就产生一个向上升高的活动距离,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向上升高的活动距离长度的,才迫使“夹”在动力电缆的铁块产生了一个运动向上的运动力、这个力相当大,迫使只有5mm厚的铁块与电缆绝缘层受力接触,导致“夹”在岸电箱动力电缆中的铁块把动力电缆绝缘层磨破皮、触摸到动力电缆电源线铜芯,形成接地或短路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搬运起重机上的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的电缆不受损,提高使用周期,维护机组正常运行的防止电缆损伤的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防止电缆损伤的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主要由平台、装在平台上的岸电箱,与岸电箱连接的电缆导管、设于电缆导管下方的平台上的电缆槽组成,其在于:电缆槽设为喇叭形,并在电缆槽内安装有电缆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固定器由底座、与底座连接的上盖、底座与上盖上分别设有的电缆固定槽及连接孔组成。
其特征在于:电缆槽出口处连接有电缆护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中电缆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电缆损耗,保证了机组的生产顺利,降低了维护费用及维护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缆固定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缆固定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平台,2—岸电箱, 3—电缆导管,4—电缆槽,5—电缆固定器,6—底座,7—连接孔,8—电缆固定槽,9—上盖,10—电缆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防止电缆损伤的移动式门座机电缆转向装置,主要由平台1、装在平台1上的岸电箱2、与岸电箱2连接的电缆导管3、设于电缆导管3下方的平台1上的电缆槽4组成。其将电缆槽4设置为喇叭形,并在电缆槽4内安装电缆固定器5。
所述的电缆固定器5:加工底座6,并在底座6上加工连接孔7及电缆固定槽8;加工上盖9,并在上盖9上也同样加工连接孔7及电缆固定槽8;底座6与上盖9通过装入各自上加工的连接孔7内装入的螺栓进行连接。
为进一步保护电缆在电缆槽4出口处不受雨水等浸湿,在电缆槽4出口处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电缆护板10。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电缆处于相对固定状态,且不受它物的受力摩擦,因此不会受到损伤。
本实施例仅为最佳例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0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