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8851.8 | 申请日: | 201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山卫东;余强;郑朝晖;季文婷;陶凯;姬长远;刘维霞;梁琨;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朱小晶 |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槽 颈椎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
【背景技术】
1964年,Bohler首次报道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此后其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颈椎前路钢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颈椎退行性变、创伤、畸形、肿瘤的治疗,增强了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有效减少植骨块脱出、终板骨折塌陷及迟发的颈椎后凸畸形的产生,同时帮助促进病变部位的植骨融合,并允许病人在最少外固定或无外固定情况下实现早期活动。
通常在术中从前路暴露颈椎后,使用拉钩获得最佳手术视野,后配合椎体撑开器对椎体进行适度撑开,将撑开器的辅助撑开杆置于与手术节段相邻的上下椎体的中线上,在撑开杆上安装撑开器,从而对椎体进行撑开操作。撑开后,对椎间盘和必要的椎体进行切除,用髓核钳、刮匙、咬骨钳等工具清理椎间盘和软骨组织。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植骨块及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后与椎体比较选择合适的钢板,并调节钛板的曲度。
接着安装临时固定针固定于颈椎前,用持板器抓持钛板并放于颈椎正前方,然后用多功能把持器将临时固定针通过针孔固定钛板,从而保证手术钻孔和上钉时的稳定。而后对螺钉孔进行开口、钻孔、丝攻,最后拧入螺钉并进行锁紧。
可以看出术中需要额外采用临时固定针对颈椎进行临时固定,再进行上钉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进行螺钉安装和操作的颈椎前路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其上设有若干对称的螺钉孔。
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其一侧面两端的螺钉孔分别设有一个侧开槽。
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其长度、宽度、厚度可有不同规格。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撑开器将椎体撑开后,钢板直接通过两个侧面滑槽滑入对应的辅助撑开杆,从而实现临时固定,而后进行对侧螺钉上钉相关操作,后移除撑开器对剩余螺钉进行上钉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侧开槽螺钉孔设计,直接将钢板沿开槽处滑入辅助撑开器杆,起临时固定,再进行开口、钻孔和丝攻,拧入对侧螺钉,后移除撑开器,对剩余螺钉孔进行上钉操作。螺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侧开槽螺钉孔设计,术中可直接根据辅助撑开杆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颈椎钢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侧开槽颈椎钢板,11、螺钉孔侧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1,其设有4个螺钉孔,其一侧的两个螺钉孔分别设有一个螺钉孔侧开槽11,且其长度有不同规格。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1,其设有6个螺钉孔,其一侧的两端螺钉孔分别设有一个螺钉孔侧开槽11。且其长度有不同规格。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一种侧开槽颈椎钢板1,其设有8个螺钉孔,其一侧的两端螺钉孔分别设有一个螺钉孔侧开槽11。且其长度有不同规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8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双重定位功能的电凝镊
- 下一篇:一种静动力交换型股骨髓内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