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埋式蒸汽管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18464.8 | 申请日: | 201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兴;葛建中;王鸣;杨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F16L51/00;F16L55/24;F16L57/00;F16L59/1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埋式 蒸汽 管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热管道设备,具体为一种直埋式蒸汽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管道属于热力管道的一种,主要用于工业、采暖、通风、空调等方面用汽。管道内蒸汽流通时,尤其在开停车时,会伴随蒸汽产生一些凝结水,为了保障蒸汽管道的安全正常使用,这些冷凝水必须及时排除,因此蒸汽管道内会设置收集冷凝水的集液罐以及排出冷凝水的疏水管。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输热管道往往会产生轴向的热位移,尤其直埋式蒸汽管道系统出地弯管与补偿器相接,将产生很大的轴向位移和微量径向摆动,因此出地工作弯管的外护套必须具有满足工作弯管轴向位移与径向摆动的空间。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外护套均为圆形的大套管(一般为成品钢管),出地工作管在圆形大套管的管腔范围内伸缩位移,而圆形的大套管比较占用空间、耗费钢材,且管腔内空间也并不是完全能利用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占地面积小且能够保证安全运行的直埋式蒸汽管道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埋式蒸汽管道系统,其蒸汽管道弯管连接处设置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自地下伸出地面的一段竖立的出地蒸汽工作管外设有出地外护套管,所述出地外护套管的横截面为腰形或椭圆形。
输热管道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出地工作弯管轴向位移大、径向摆动值小的特点,所述出地外护套管也就不需要在径向上为管道留下多余的活动空间,因此在原有的圆形大套筒的基础上去除径向上下两端的多余空间后,就形成了横截面呈腰形或椭圆形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出地外护套管可采用在管内设置扁钢加强板补强的薄壁管道,以节省钢材用量。
所述蒸汽管道的下方设有与蒸汽管道连通的集液罐,所述集液罐通过疏水管将罐内积存的液体排出,所述蒸汽管道管壁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疏水管埋入地下的输送管路与所述蒸汽管道一体封装在所述保温层内,并尽量保持相互平行。使疏水管能随着蒸汽管道一起大幅度的移动,减少约束,且保障了疏水管的安全。
所述蒸汽管道与集液罐的连接口应设置过滤板,有效的防止开停车蒸汽中携带的杂质、焊渣、油污堵塞集液罐,保证疏水装置的正常疏水。
所述疏水管在地面上的管路系统设有套管式导向滑动支架,疏水管支于套管支架内,并在管壁和套管之间保留必要的活动间隙,保证疏水管道自由移动。
所述疏水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集液罐内,疏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网或排水沟连接,所述疏水管在阀门处设有防盗箱,并可进一步地在管路系统附近设置监视系统。工程中,疏水阀门等被盗的情况屡有发生,造成疏水装置漏汽,若要检修必须停止蒸汽的输送,影响供热,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安防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防盗箱的顶部设有排气管道,集中排放疏水产生的二次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减少出地外护管套的占地面积以及材料消耗;
2)、将疏水管一体式固定在整体管道的保温层内,一体式的保温结构保护疏水系统正常安全经济的工作,避免因管道热位移受约束产生的损坏;
3)、在集液罐内设置滤板,有效防止滤渣进入疏水系统;
4)、实施实时的监控,有效维护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出地外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地弯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疏水系统出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为了满足蒸汽管道出地弯管发生轴向位移和径向摆动所需要的空间,现有的蒸汽管道系统在出地弯管的出地部分外围设置了圆形的大套筒11,一般采用圆形的成品钢管,比较占用地下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8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活动区地下水风险分级分区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病人信息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