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9815.9 | 申请日: | 201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华 |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337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混凝土空心砖。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为了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作为建筑主要材料的建筑用砖具有节材质轻、保温隔热、耐火阻燃、环保性好等特点,具备施工快捷、省时省力等优点。目前建筑用砖主要为多孔砖、空心砖等煤矸石烧结砖。由于这些建筑用砖存在下列缺陷,而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建筑用砖的综合要求。
煤矸石烧结砖存在的缺陷:
环保方面:制砖过程中大量用土,造成水土流失;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环境;
保温方面:烧制砖需采用外立面保温工艺,一般保温年限为20年左右,不能达到与建筑同寿命保温的要求;
成本方面:烧制砖砌墙同时需要内外面粉刷,材料成本较高;烧制砖砌墙、粉刷对施工人员素质、技术要求较高,人力成本较高。
寿命方面:烧制砖外墙粉刷面经长年风吹日晒,容易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直接影响烧制砖本身及建筑整体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使用方便,砌墙时无需水泥砂浆的空心砖。
本空心砖,它是由前板、后板、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而成的砖体,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了一个空腔,该砖体的上下表面、左右侧面均是相对应的榫槽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砖采用榫槽结构,砌墙时相邻的两块砖的榫槽相配合,在相邻的砖之间的接触面是使用粘合剂粘接即可,无需水泥砂浆,可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同时,砖的空腔可以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上述的空心砖,砖体上表面由前板上表面、后板上表面、左侧板上表面和右侧板上表面组成,前板上表面的内侧部分、后板上表面的内侧部分、左侧板上表面和右侧板上表面形成了凸出砖体上表面的凸榫;砖体下表面由前板下表面、后板下表面、左侧板下表面和右侧板下表面组成,前板下表面的内侧部分、后板下表面的内侧部分、左侧板下表面和右侧板下表面形成了凹入砖体下表面的与砖体上表面的凸榫相对应的凹槽。优选,砖体左侧面由前板左侧面、后板左侧面组成,前板左侧面的内侧部分、后板左侧面的内侧部分形成了凸出砖体左侧面的凸榫;砖体右侧面由前板右侧面、后板右侧面组成,前板右侧面的内侧部分、后板右侧面的内侧部分形成了凹入砖体右侧面的与砖体左侧面的凸榫相对应的凹槽。最好,左侧板的左侧面、右侧板的右侧面均是台阶面。台阶面处便于手抓和搬运。
上述的空心砖,砖体上表面由前板上表面、后板上表面、左侧板上表面和右侧板上表面组成,前板上表面的中间部分、后板上表面的中间部分形成了凸出砖体上表面的凸榫;砖体下表面由前板下表面、后板下表面、左侧板下表面和右侧板下表面组成,前板下表面的中间部分、后板下表面的中间部分形成了凹入砖体下表面的与砖体上表面的凸榫相对应的凹槽。优选,砖体左侧面由前板左侧面、后板左侧面组成,前板左侧面的中间部分、后板左侧面的中间部分形成了凸出砖体左侧面的凸榫;砖体右侧面由前板右侧面、后板右侧面组成,前板右侧面的中间部分、后板右侧面的中间部分形成了凹入砖体右侧面的与砖体左侧面的凸榫相对应的凹槽。最好,左侧板的左侧面、右侧板的右侧面均是台阶面。
本空心砖采用砖内空心处注发泡混凝土,具有与主体工程寿命相同的保温、防火、防水、隔音、减震性能;本空心砖由粒度为2mm以下的粒子机械液压成型,压成后密度大,内外表面光整、防水性好,可以不粉刷;砖体为四面有榫槽的长方体,砖与砖之间通过榫槽相互连接,技术要求较低,大大节约材料及人才成本;本空心砖制作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总之,本空心砖具有耐压高强、保温隔热、耐火阻燃、吸声隔音、方便加工、施工快捷、耐久性好等显著优点,能明显降低施工难度与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仰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混凝土空心砖
参见图1-3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砖,它是由前板1、后板2、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连接而成的砖体5,前板1与后板2平行,左侧板3与右侧板4平行,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了一个空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华,未经徐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9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药保水控根栽培方法
- 下一篇:充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