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弹性嵌线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0023.5 | 申请日: | 201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明;龚鲁鲁;陈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渤斯达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侯玉白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弹性 嵌线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确保漆包线受力大小一致、嵌(绕)松紧度一致,又能确保所嵌(绕)的漆包线皮不受损伤的电机定子弹性嵌线模,属电机定子嵌线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A101369869N、名称“定子嵌线机”,包括内部设有固定盘的圆盘、与下手柄连接的外 线模、与上手柄连接的内线模,所述下手柄还通过下摇臂横轴连接有包括刀 片的刀片组件,外线模在下手柄作用下可移动到固定盘的内部,内线模在上 手柄作用下可移动到外线模的内部,所述刀片在下手柄的作用下在内线模与 外线模之间移动。
CN102646496A、名称“锥形孔嵌线模具以及锥形嵌线机”,锥形孔嵌线模具,其包括安装在嵌线机上的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芯轴通孔,安装底板的右侧设置有护齿套,所述的护齿套的中心上设置有护齿通孔,安装底板的左侧设置有铝底座,铝底座的端部连接有推纸杆托板,芯轴穿过芯轴通孔且与推纸杆托板连接,在护齿通孔底部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导条座,环绕导条座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个导条,所述的导条的端部外侧设置有锥形孔吻合的斜面,环绕导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储存条,相邻的储存条形成一个滑槽,推纸杆的一端连接在推纸杆托板上,且推纸杆与滑槽对应设置,所述的推纸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推纸杆星座上,推纸杆星座固定在推纸杆底板上,所述的芯轴通孔内设置有铜头推杆,铜头推杆伸出于导条座,将铜线推入定子槽内的推线铜头连接在铜头推杆的端部,铜头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钢管与推杆星座连接。
上述背景技术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电机定子嵌(绕)线时,易造成漆包线皮的扣伤,从而导致电机定子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确保漆包线受力大小一致、嵌(绕)松紧度一致,又能确保所嵌(绕)的漆包线皮不受损伤的电机定子弹性嵌线模。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嵌线模头中的内模与外模之间弹性配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嵌线模头中的内模背面与外模正面之间设有压簧,该压簧迫使内模与外模呈弹性配合。内、外模呈弹性配合的目的在于:由于两块弹片分别与外模两侧配合,而外模两侧呈斜面、前端面呈凹槽结构,凹槽两边为斜面且斜面斜度与内模两侧斜面的斜度相同,当位于凹槽内的内模在压簧的作用下伸出时,其内模前端面呈凹弧形且与电机定子外圆面相吻合,内模前部的两侧呈斜面与外模前部两侧斜面形成一个直线线,该直线斜面既可以确保位于外模两侧的弹片与直线斜面相吹合脱离电机定子嵌线槽,又能在内模压缩时伸入电机定子的嵌线槽口沿内,以避免电机定子嵌线口伤及漆包线皮。2、两块弹片前部长度大于内外模工作时的斜面长度且插入电机定子的绕线槽内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电机定子的嵌线槽是由多片釸钢片叠加成形的,其叠加成形的嵌线槽口中的每片釸钢片口沿犹如一把尖刀,漆包线在嵌线时不可避免地由槽口进入,嵌线机的动作稍有不慎,便造成漆包线皮的损伤,等嵌绕完成检验时,此时为时已晚,导致嵌(绕)好的电机定子报废,而本申请将弹片伸入电机定子嵌线槽口内,即弹片挡住了锋利的电机定子嵌本槽口沿,既确保了漆包线顺利进入电机定子嵌线槽,又避免了电机定子嵌线槽口对漆包线的划伤,实现了电机定子嵌线百分之百合格,避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弹性嵌线模,包括嵌线模头,所述嵌线模头中的内模背面与外模正面之间设有压簧,两块弹片分别与外模两侧配合且在内模的作用下张开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背景技术存在的电机定子嵌线槽口沿伤及漆包线皮的弊端,解决了本领域常期以来想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二实出了电机定子嵌绕线圈100%合格;三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四是简化加工工艺;五是换产品时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定子嵌线机中弹性模头绕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非绕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渤斯达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渤斯达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0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