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包控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54113.5 | 申请日: | 201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敏;张景倚;张志明;郑化;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裕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5004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包控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炼领域的中间包,特别涉及一种中间包控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连铸过程中去除钢液夹杂的最重要的装置,为了提高铸坯质量,国内外冶金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使中间包的冶金功能发挥得更好,其主要措施是设计合适的控流装置以延长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和减少死区体积,促进钢水夹杂物的上浮,从而提高钢水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中间包控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间包控流装置,包含有中间包、湍流控制器,所述湍流控制器为矩形体结构,在矩形体下端面上设有凸出矩形体竖直侧壁的挡边结构,在矩形体的上端面开有矩形端口,端口下设有内凹结构的腔体,腔体侧壁向内侧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纵切面为圆形,腔体底面为内凹结构且在内凹结构表面上设有直线形回流槽;在湍流控制器左右两侧分别依次对称设有上挡墙、下挡墙,所述中间包为敞口式结构,其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下挡墙为倒梯形体结构,下挡墙的前后端面和下端面直接砌筑于中间包内腔的前后侧面和底面上,在下挡墙的下端设有导流槽;上挡墙为与下挡墙平行交错的带有圆形导流孔的倒梯形板墙,所述上挡墙的下端面的垂直高度小于下挡墙上端面的垂直高度;在下挡墙的外侧设有出钢口,在出钢口和下挡墙之间的中间包内腔底壁上设有一排由透气砖砌筑的透气墙。
湍流控制器腔体底面与凹槽通过圆弧环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控流装置利用底部安装有新型的湍流控制器,注流的钢水形成两个途径,不仅有效延长了其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且使得钢液的流动更加的平缓有序。
2.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控流装置上挡墙的设置可以使注入区的湍流限制在两个上挡墙之间,缩小了注流钢水的湍流范围,减少了钢液表面渣的夹杂,有效防止了钢水的二次氧化;下挡墙的设置使流经此处的钢液进一步爬升,增加了流动时间,导流槽的设置消除了下挡墙底部的死区面积;出钢口和下挡板之间透气砖的设置使得流经此处钢水被吹出的气泡带向中间包上部,均衡了钢水温度,且能够有效地降低中间包壁和下水口之间最常见的死区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挡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挡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湍流控制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凹槽,标号2为端口,标号3为腔体,标号4为回流槽,标号5为挡边,标号6为上挡墙,标号7为湍流控制器,标号8为中间包,标号9为透气墙,标号10为下挡墙,标号11为出钢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一种中间包控流装置,包含有中间包8、湍流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整体为矩形体结构,在矩形体下端面上设有凸出矩形体竖直侧壁的挡边结构5,在矩形体的上端面开有矩形端口2,端口2下设有内凹结构的腔体3,腔体侧壁向内侧形成有凹槽1,所述凹槽1的纵切面为圆形,腔体底面为内凹结构且在内凹结构表面上设有直线形回流槽4,腔体底面与凹槽通过圆弧环过渡连接。 在湍流控制器7左右两侧分别依次对称设有上挡墙6、下挡墙10,所述中间包8为敞口式结构,其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下挡墙10为倒梯形体结构,下挡墙10的前后端面和下端面直接砌筑于中间包8的内腔的前后侧面和底面上,在下挡墙10的下端设有导流孔槽;上挡墙6为与下挡墙平10行交错的带有圆形导流孔的倒梯形板墙,所述上挡墙6的下端面的垂直高度小于下挡墙10上端面的垂直高度;在下挡墙10的外侧设有出钢口11,在出钢11口和下挡墙10之间的中间包内腔底壁上设有一排由透气砖砌筑的透气墙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裕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裕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4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钢坯翻转装置
- 下一篇:变螺距螺旋轴的铸造钢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