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变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42168.4 | 申请日: | 201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刚;李宣南;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变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探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源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环境布线往往占工程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成本与安全性考虑下两线制探测器应运而生。
在现有技术中,两线气体探测器中电源变换模块耐压温压性能较差,一旦烧坏将导致两线气体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变换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变换装置,其包括:N沟道JFET场效应管、第一稳压二极管、低压差稳压器、DCDC控制器、第二稳压二极管、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其中
N沟道JFET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外接电源电连接,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N沟道JFET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栅极电连接;
DCD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稳压二极管电连接在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入端与地之间;
第一电容电连接在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入端与地之间;
第二电容电连接在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地之间;
第二稳压二极管电连接在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地之间;
电感的一端电连接DCDC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后电连接在电感的另一端与地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N沟道JFET场效应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及低压差稳压器组成高耐压稳压器。流入的电流通过N沟道JFET场效应管U2,N沟道JFET场效应管的栅极由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出端控制。N沟道JFET场效应管的栅极、源级电压差闭合控制N沟道JFET场效应管源级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电压总是满足低压差稳压器的输入电压要求,也就是说无论外接电压多高,都不会烧毁差稳压器。为防止意外损坏,在低压差稳压器输入端并联放置稳压二极管。经过低压差稳压器的稳压出后DCDC控制器将能量转换为低压为整机供电。由于DCDC控制器是将能量转换,所以输入较高电压较小电流输出就是较低电压较高的电流,而简单电路中低压也就能带来更好的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数码管显示的两线制气体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流保护限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源变换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数码管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数码管显示的两线制气体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数码管显示的两线制气体探测器包括: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电源变换模块112、数码管控制模块12、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MCU单元14、红外控制模块16和传感器模块15,其中
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电连接在外部电源与电源变换模块112之间,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与电源变换模块112构成电源模块11;
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与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电连接,为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提供工作电压;
MCU单元14分别与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数码管控制模块12、红外控制模块16和传感器模块1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的电源供应通过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进入整机,通过电源变换模块112将外部电压转换为整机工作电压,提高电流负责能力。同时电流保护限制模块111也为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提供额外的外部电压。MCU单元14控制整机状态,包括控制电流信号控制模块13,控制数码管控制模块12,控制红外控制模块16,接收来自传感器模块15的信号。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流保护限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流保护限制模块包括宽温恒流电流源M1和电流控制器M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2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