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泵系统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28757.7 | 申请日: | 2012-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5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许升;宋华诚;田书君;单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热泵系统换热器用管路的截面为圆形,但在换热流体从换热器一侧进入时,会在背对进风面的一侧产生涡流,减小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降低管壁与流体间的换热效率,影响热泵系统性能。
另外,在先技术中换热管是均匀分布的,这种方式意味着换热管到相邻排和相邻列最近铜管的中心距是相等的。如果想进一步将换热器小型化,采用原有结构的换热管会使通风截面变小,热交换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进行改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热泵系统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换热器的结构,确保小型化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系统换热器,包括多段直铜管、若干翅片和多个连接弯头,翅片套在直铜管上,连接弯头连接相邻直铜管进出口端,翅片包容部分的铜管部截面呈椭圆状,翅片外部的铜管由椭圆形过渡呈圆形,弯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中至少一段直铜管与相邻行直铜管的中心间距a和其与相邻列直铜管的中心间距b不相等。
所述U铜管的两直管间距a与U铜管排间距d关系 d<a*sin60°。
所述直铜管部的截面由椭圆渐变成圆形口,圆形管与椭圆管同轴心。
所述翅片为平翅片、波纹翅片或冲缝翅片。
所述冲缝翅片的冲缝方向与椭圆管的短轴方向平行。
所述翅片与所述铜管过盈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换热器,包括一铜管、若干翅片,铜管连续弯成多个S形状,翅片套在铜管上,翅片包容部分的直铜管部截面呈椭圆状,翅片外部的弯铜管部截面呈圆形,其中直铜管与相邻行直铜管的中心间距和其与相邻列直铜管的中心间距不相等。
所述U铜管的两直管间距a与U铜管排间距d关系d<a*sin60°。
所述翅片的冲缝方向与椭圆管的短轴方向平行。
所述直铜管部到弯铜管部的过渡由椭圆形渐变成圆形,圆形管与椭圆管同轴心。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泵系统换热器,在换热流体进入铜管时,避免产生涡流,有效提高管壁与流体的接触换热,铜管的不均匀分布保证了换热器体积变小时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泵系统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泵系统换热器的直铜管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泵系统换热器的进风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铜管,11.椭圆形管部,12.圆形管部,2.弯头,3.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泵系统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泵系统换热器实施例一。换热器包括多段铜管1、多个弯头2和若干翅片3。翅片3所包容的铜管部分其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形成椭圆形管部11,翅片3外部的铜管部分由椭圆形向圆形过渡形成圆形管部12,圆形管部12与弯头2连接。翅片3与铜管1为过盈方式连接。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包括但不限于R134A、R407C从铜管初始端口进入,在多段铜管中流动,从铜管末端口排出,风(包括但不限于湿热或干燥空气或含干洗熔剂的空气)在风鼓等外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换热器的翅片3之间的空隙,与铜管1接触,从而与铜管1内的流体接触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8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式名片盒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根际修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