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升降式办公桌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10787.5 | 申请日: | 2012-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0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澳柯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B9/00 | 分类号: | A47B9/00;A47B13/02;A47B21/00;A47B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5199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升降 办公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办公桌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升降式办公桌。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日常工作和设计用的办公桌普遍存在单一的问题:静止的台面,高低不能调节,假如办公人员久坐在办公桌面前,其上放的电脑对办公桌来说也是出于静止状态,这样办公人员其姿势固定不变,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对身体不利,从而会引起相关的一些颈椎病、腰椎病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桌板升降稳定的带有两根升降立柱的升降式办公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桌板、横梁、左手、右手、控制盒架、控制盒,所述的桌板下面固定有二根机械升降立柱,该机械升降立柱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地脚,在该地脚间连有弹性脚踏板;所述的桌板下面通过螺丝固定有能让横梁前后移动的左手和右手,该左手和右手间固定有两根横梁。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械升降立柱为二节管节的升降立柱,且分别与电机相连,且该电机与电机盖固定相连,该电机盖固定于左手、右手、桌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与控制盒和手控器板连接,该手控器板与手控器板架通过螺母固定,且手控器板架固定于左手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盒架和控制盒间通过螺母固定,且控制盒架通过螺丝固定于桌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适用于儿童学习,公司职员的办公,家居阅读上,产品为钢木结合,比较稳固,美观大方、造型独特、安全性比较高,安装比同类产品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横梁,2、左手,3、右手,4、电机盖,5、弹性脚踏板,6、地脚,7、机械升降立柱,8、桌板,9、电机,10、手控器板,11、手控器板架,12、控制盒架,13、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桌板8、横梁1、左手2、右手3、控制盒架12、控制盒13,所述的桌板8下面固定有二根机械升降立柱7,该机械升降立柱7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地脚6,在该地脚6间连有弹性脚踏板5;所述的桌板8下面通过螺丝固定有能让横梁1前后移动的左手2和右手3,该左手2和右手3间固定有两根横梁1。
所述的机械升降立柱7为二节管节的升降立柱,且分别与电机9相连,且该电机9与电机盖4固定相连,该电机盖4固定于左手2和右手3上。电机运转推动机械升降立柱7升降,运行的时候能稳步升降,升降时噪音比较小。所述的电机9与手控器板10连接,该手控器板10与手控器板架11通过螺母固定,且手控器板架11固定于左手2上。所述的控制盒架12和控制盒13间通过螺母固定,且控制盒架12通过螺丝固定于桌板8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内置机械升降立柱7和电子接收模块,使用无线遥控或控制板来控制桌子升降。框架设计多功能化,横梁1可以前后移动一定距离,方便使用者固定桌板8。配备可弹性的弹性脚踏板5,设计的更加人性化。
1:智能控制可以在650mm~1200mm范围内随意控制高度。
2:在50米范围内客户进行无线遥控,或者更换使用手控器板10控制。
3:最大的特点连接线和电子接收模块全部隐藏于内部,干净简洁。
4:产品是用二个机械升降立柱7同步升降,安全性能更加可靠。
5:横梁1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前后移动。
6:使用者更加随意性和机动性。
7:让使用者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视力、锥部、腰部等身体多部位的健康。
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澳柯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澳柯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0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