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易溶一价盐乙二醇的脱盐闪蒸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99781.2 | 申请日: | 201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梁羽;杨壮春;张桂基;张长智;王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易溶一价盐 乙二醇 脱盐 闪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易溶一价盐乙二醇的脱盐闪蒸罐。
背景技术
在气井井口与采油平台间的采气管道上,循环乙二醇是海上采气防止天然气在管道内形成水合物堵塞管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抑制乙二醇对循环管道的腐蚀与结垢,乙二醇脱盐是非常重要的;循环乙二醇中含有较多的盐,反复循环浓缩会造成循环乙二醇对生产与再生系统造成结垢与腐蚀,脱除乙二醇中的盐是十分必要的;通常二价盐一般依靠加入强碱与碳酸盐的化学方法来进行脱盐处理,而易溶一价盐的脱盐工艺通常是过热、闪蒸、浓缩分离来实现的。
在现有的技术中,易溶一价盐用的闪蒸系统主要由闪蒸罐、沉降槽与盐罐等三部分组成,其不足在于:由于贫乙二醇中含有的易溶一价盐基本集中在所含的10%左右的水中,为了脱除这部分一价盐,在闪蒸罐内负压过热闪蒸,底部浓缩的过饱和盐水中的盐粒和饱和盐水经过沉降槽,将饱和盐水和盐粒沉降在盐罐中,然后对盐罐中的液体用离心机把盐粒脱除,由于没有采用大比表面的解析填料与过热喷嘴雾化技术,只是靠过热蒸发浓缩技术来进行闪蒸,因此闪蒸系统的设备庞大、结构复杂、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能耗低的一种含易溶一价盐乙二醇的脱盐闪蒸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含易溶一价盐乙二醇的脱盐闪蒸罐,主要由脱盐水进口、原液进液口、闪蒸出口、过热雾化喷嘴、过热循环进口、不锈钢填料、循环加热出口、隔离沉降锥、底部固液旋流器、过饱和盐水出口及脱盐闪蒸罐外壳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脱盐闪蒸罐的闪蒸出口、原液进液口、过热循环进口与不锈钢填料及隔离锥体、脱盐水进口、底部固液旋流器由上而下依次布置,且脱盐水进口在隔离锥体与底部固液旋流器中间切向进入罐内,脱盐闪蒸罐内部的过热循环进口管线在罐内的管线上均匀布置过热雾化喷嘴,隔离锥体的锥角α与底部固液旋流器锥角β的大小为15~45°,且α≥β,隔离锥体把脱盐闪蒸罐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为底部固液旋流器。
上述脱盐闪蒸罐的不锈钢填料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m3,充填厚度h1为直径D的0.5~3倍。
上述脱盐闪蒸罐的总高度Ht为直径D的5~15倍。
上述脱盐闪蒸罐的隔离锥体与底部固液旋流器间距h2为直径D的0.5~1.5倍,脱盐水进口为隔离锥体与底部固液旋流器间距h2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含易溶一价盐乙二醇的脱盐闪蒸罐是利用大比表面的不锈钢填料与雾化系统进行喷淋、雾化技术进行闪蒸,比单纯的过热闪蒸的效率高、降低了脱盐能耗;将由闪蒸罐、沉降槽与盐罐等三部分组成的闪蒸系统改进为一个脱盐闪蒸罐,减小了体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脱盐部分采用旋流技术与离心分离技术相结合的脱盐工艺,大大提高了脱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盐工艺流程图。
图中:(1)脱盐闪蒸罐外壳,(2)脱盐水进口,(3)原液进液口,(4)闪蒸出口,(5)过热雾化喷嘴,(6)过热循环进口,(7)不锈钢填料,(8)循环加热出口,(9)隔离沉降锥,(10)底部固液旋流器,(11)过饱和盐水出口,(12)贫乙二醇进口管线,(20)乙二醇回收罐、(21)、(23)、(31)、(34)、(41)、(43)、(44)工艺管道,(22)冷凝器,(24)真空泵,(25)乙二醇增压泵,(26)排污口,(32)、(42)循环泵,(33)换热器,(40)固液离心分离机,(45)盐饼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其实施方式。
隔离沉降锥(9)把含易溶一价盐乙二醇的脱盐闪蒸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实现低温蒸发,下部分实现盐水分离,且锥角α、β均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9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