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73625.9 | 申请日: | 2012-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登银;唐秀军;王小民;姚本海;胥云;朱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省直***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自动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为了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且同时控制细菌内毒素的水平,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在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消毒/灭菌设施;二是管路分配系统从传统的送水管路演变为循环管路。
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贮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贮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贮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贮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70℃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注射用水系统是由水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分配泵及管网等组成的。制水系统存在着由原水及制水系统外部原因所致的外部污染的可能,而原水的污染则是制水系统最主要的外部污染源。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均明确要求制药用水的原水至少要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若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的,先要采取预净化措施。由于大肠杆菌是水质遭受明显污染的标志,因此国际上对饮用水中大肠杆菌均有明确的要求。其他污染菌则不作细分,在标准中以“细菌总数”表示,我国规定的细菌总数限度为100个/ml,这说明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原水中也存在着微生物污染,而危及制水系统的污染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其他如贮罐的排气口无保护措施或使用了劣质气体过滤器,水从污染了的出口倒流等也可导致外部污染。
此外在制水系统制备及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内部污染。内部污染与制水污染系统的设计、选材、运行、维护、贮存、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各种水处理设备可能成为微生物的内部污染源,如原水中的微生物被吸附于活性炭、去离子树脂、过滤膜和其他设备的表面上,形成生物膜,存活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受到生物膜的保护,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另一个污染源存在于分配系统里。微生物能在管道表面、阀门和其他区域生成菌落并在那里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从而成为持久性的污染源。因此对制水系统的设计必须有比较严格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以解决现有注射用水设备达不到国家标准、污染源大、质量不合格、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用水自动制备系统,包括水泵,冷凝器、蒸馏塔、PLC控制器,所述蒸馏塔包括外壳、换热器,所述外壳将换热器壳体包围住,换热器壳体的顶部设有原水入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水泵的出水管经过冷凝器与原水入口连接,外壳与换热器之间构成的蒸汽发生腔上端设有二次蒸汽出管,该二次蒸汽出管与冷凝器顶部连接,蒸汽发生腔底部设有冷凝水出口,该冷凝水出口与冷凝器顶部连接;
所述换热器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上圆板、换热器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下圆板,上圆板、下圆板形成的封闭加热腔与加热蒸汽管连接,在上、下圆板之间穿置有过水管,该过水管与蒸汽发生腔连通;
所述冷凝器底部与蒸馏水出管连接,该蒸馏水出管上设有电导率探头、温度探头,该电导率探头、温度探头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与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水泵上的电动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圆板中心处与穿过外壳底部的加热蒸汽冷凝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壳体中部以螺旋方式环绕有离心分离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奇特、工艺完整、稳定高效等特点。其利用高温蒸馏,高温蒸汽将水源蒸馏,然后通过若干次的重复蒸馏,此种方法产生的注射用水水质稳定、纯度高、细菌内毒素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注射用水的各项质量指标的规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蒸馏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上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3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