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板式进出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69724.X | 申请日: | 201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黎小均;赵建华;何川;谢剑;杨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通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841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进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管材加工过程中用于管材进出料的翻板式进出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管材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管材放到承托的上料架上,然后通机构进料到加工辅机上进行螺纹加工,待加工完成后,再将管材通过机构转移出辅机到下料架上。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经常对油套管、钻杆、钻铤等各类圆柱形石油管具进行修理加工,其运用更为广泛、重要。而目前,管材的进出料多为单根举升,或借助机械臂装备吊装的方式。采用单根举升不但耗费工时,其进出料效率也相对较低。借助机械装备吊装则需要额外配备吊装装置,成本高,占用场地,不便于灵活操作。
鉴于上述现有的管材加工过程中的进出料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依靠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及丰富的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最终实用新型了一种翻板式进出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板式进出料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翻板式进出料系统,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翻板、第二翻板和驱动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翻转的伸缩装置,所述第一翻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支臂铰接,所述第二翻板的第二端与第二支臂铰接,所述第一翻板的第二端与第二翻板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翻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翻板的第一端分别具有一凹弧面,所述伸缩装置的壳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部与连接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的铰轴相连接,所述第一翻板的两端的铰孔中的一个和第二翻板的两端的铰孔中的一个为条形铰孔,所述条形铰孔的长度能够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在伸缩装置驱动下由V形翻转成倒V形。
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推杆、液压推杆、电液推杆、气缸或油缸。
进一步,所述第一翻板的第二端的铰孔和第二翻板的第一端的铰孔为条形铰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翻板的第一端的端部和第二翻板的第一端的端部呈上翘的锐角,该锐角的内侧边与凹弧面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翻板进出料装置,通过两块相互铰接、可翻转的具有凹弧面的翻板,实现了管材进出料一体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法。同时保证管具进出料的平稳性,无较大的冲击,减少对管材加工的辅机的安装位置影响。无需使用其他大型吊装设备进行吊装。即使是用于小型的管材,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进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进出料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进出料装置的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翻板式进出料系统10,包括底座110、固定于底座110上的第一支臂120和第二支臂130、第一翻板140、第二翻板150和驱动第一翻板140和第二翻板150翻转的伸缩装置160。第一翻板140的第一端与第一支臂120铰接。第二翻板150的第二端与第二支臂130铰接。第一翻板140的第二端与第二翻板150的第一端铰接。第一翻板140的第一端和第二翻板150的第一端分别具有一凹弧面141、151。伸缩装置160的壳体161与底座110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60的伸缩部162与连接第一翻板140和第二翻板150的铰轴170相连接。第一翻板140的两端的铰孔中的一个和第二翻板150的两端的铰孔中的一个为条形铰孔。条形铰孔的长度能够使第一翻板140和第二翻板150在伸缩装置160驱动下由V形翻转成倒V形。
作为优选,伸缩装置160为电动推杆、液压推杆、电液推杆、气缸或油缸。在上述实施例中伸缩装置160采用液压推杆,其壳体通过两个吊臂固定于底板110的下方。液压推杆的伸缩部(推杆)穿过底座110与连接第一翻板140和第二翻板150的铰轴170连接。通过推杆的伸缩,使第一翻板140和第二翻板150在V形和倒V形之间变换,从而实现进料和出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1和图2,第一翻板140的第二端的铰孔和第二翻板150的第一端的铰孔为条形铰孔。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第一翻板140的第一端的端部142和第二翻板150的第一端的端部152呈上翘的锐角,锐角的内侧边与凹弧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通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东通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9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