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船舷梯口监护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5057.X | 申请日: | 201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8B2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陈小耕 |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船舷 监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监控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港口码头自动识别和监控上下船人员的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外船运业务日益繁荣、迅速发展,港口、码头上往来船只也日益频繁,来往船只上下船舶的待检者数目日益增加、成分日益复杂,而现有的码头口岸,对船只进出口岸人员的身份验证基本上还是依靠传统人力为主的执勤人员亲临港口、码头现场实施验放监控,由此产生了如下几个方面新的监管问题:
(1)随着进出港口的轮船日益频繁和无规律,上下轮船的待检人员数目日益增加、成分日益复杂;待检间隔日益缩短、待检时间愈发没有规律,甚至出现通道条件差别很大的多处同时需要监控的待检冲突,相对而言,执勤人员日益显得数量不足和精力有限,致使传统监管的难度不断提高,而且现场验放工作受到海边天气、环境、时间等突发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日益严重,更加限制了执勤人员的出勤到岗,很多时候越来越难做到对于待检者的全面无遗漏监管。
(2)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和港口业务的高速发展,日益要求培育和发展高效的信息社会,以提高管理效率,相应地,对于监控中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加及时掌握和统计港口、码头的人员监控信息。而在传统的港口监控方式下,很难做到信息及时传输和反馈,导致对于一线执勤人员的工作和港口监控信息,在远程后台的人员不能实时准确把握,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不能作出及时反应和准确处理。
(3)港口、码头作为一个贸易和中转的窗口,准确、及时验放和处置待检者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保证让每个进出港口待检者快速通行、合法通行,让每个通行的人感觉到方便而不会感觉拘束,是提升港口、码头执勤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传统的港口监控方式已经日益成为阻碍执勤服务品质提升的难点。
(4)港口、码头来往船只的频繁,环境日益复杂,也间接的导致违法违规待检者增多甚至出现非法偷渡者增加等恶性案件,而传统的港口监控方式已经难以保证执勤人员的执法安全性,产生一个新的困难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校验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便携式船舷梯口监护设备,其能解决如下问题:能够快速及时且灵活地布置到港口、码头各种通道条件的监控岗位现场,迅速地提供全自动验放和记录服务,从而有效解决港口、码头监控岗位现场突发任务、执勤人手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港口、码头监控验放的服务质量,更好保护执勤人员执法安全,并为监控信息及时传输和远程反馈奠定强大的基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船舷梯口监护设备,其包括壳体,通过壳体安装有识别人员身份的识别装置、限行的闸杆、驱动闸杆运动的电机、控制该电机的电子的驱动板;
而所述壳体的形状尺寸与人体的上身相适应,而壳体的下部设有一对支脚,所述壳体内部或外部安装有为所述监护设备供电的蓄电池;所述闸杆及电机和驱动板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闸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壳体内设有包括CPU的控制器,该控制器相应接口分别连接所述识别装置输出端和驱动板受控端,以进行人员识别和控制该对闸杆分别开闸、闭闸;该对闸杆的电机还分别连接各自的编码器以记录各电机的转动及闸杆动作,控制器的相应接口分别连接各编码器的输出端,以对各闸杆的验放作自动计数。(本申请所述的控制器相应接口是表示:控制器具有2以上的多个接口,而与某功能电路连接的控制器的某接口即为与该功能电路相应的控制器相应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船舷梯口监护设备,创新地仿照人体设计了上身、上身两侧类似双臂的两只限行闸杆、和一对支脚,在壳体内或外部安装向相关部件供电的自备的蓄电池,在壳体的框座内外安装包括CPU的控制器、识别装置、驱动闸杆运动的电机、控制电机的电子的驱动板、和记录电机转动及闸杆动作的编码器,结构人性化,重量非常轻巧便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闭结构跟踪支架回转机构
- 下一篇:超纯水机智能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