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油加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3471.7 | 申请日: | 2012-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6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作栋;战仕云;江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23/02 | 分类号: | F04B23/02;F16D48/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66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加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维修行业,尤其是一种离合器油加注器。
背景技术
载物重型车及大型公交车辆上的离合助力工作原理是:驾驶员脚踏离合踏板使离合总泵上的液压活塞推动进气管路中的气压单向阀打开,从而高压气进入工作气缸,在气压作用下促进推动助力气缸活塞及推杆向前推移,使离合器分离,在这个过程中,离合液压油是工作介质,确保离合油路里没有空气是关键检测点。如果离合油路中有气体存在会造成离合不彻底,挂不上档等故障现象。
目前普遍的加油方法都是从驾驶室里的离合油杯里加油,然后通过离合油管流到离合器助力器油腔内。因为加油是从上往下加,曲折的油路里会有空气存在,因此需要两个人操作排尽油路里的空气:一人打开离合器助力器油腔上的放油螺钉,另外一人反复按压驾驶室内离合踏板,直到助力器油腔上放油螺钉孔处露出连续的离合器油后表明油路里没有空气,然后把放油螺钉锁紧。在排空气的过程中离合器油会喷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易、使用简便,加油比较快,节约油料,离合油路中无空气、且在流水线运动的同时能加满离合器油的离合器油加注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器油加注器,用于将油通入离合器助力器,包括离合器油杯、抽油装置及软管,所述离合器油杯设置有出油端,所述出油端通过抽油装置连接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离合器助力器的放油螺钉。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抽油装置为柱塞泵并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电源为24V电源。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抽油装置为抽油电机。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软管为尼龙管。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与离合器助力器的放油螺钉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抽油装置抽取离合器油杯内油通过软管连接到放油螺钉进一步的流至离合器助力器中,从离合器助力器的放油螺钉上加注,利用加注器的压力使油量从下往上加注,保证离合器油路中空气排尽,省略人工排空气的操作,同时节省排空气时浪费的油料,有利于节约油料成本,保持工作环境干净。缩短加油时间,提高加油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油加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油加注器使用在卡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离合器助力器;11-放油螺钉;2-离合器油杯;3-软管;4-柱塞泵;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附图2,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离合器油加注器,用于将油通入离合器助力器1,包括离合器油杯2、抽油装置及软管3,所述离合器油杯2设置有出油端,所述出油端通过抽油装置连接软管3的一端,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离合器助力器1的放油螺钉11。
通过抽油装置抽取离合器油杯2内的离合器油通过软管3连接到放油螺钉11进一步的流至离合器助力器1中,从离合器助力器的放油螺钉上加注,利用加注器的压力使油量从下往上加注,保证离合器油路中空气排尽,省略人工排空气的操作,同时节省排空气时浪费的油料,有利于节约油料成本,保持工作 环境干净,缩短加油时间,提高加油效率。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所述抽油装置为柱塞泵4并连接有电源,电源控制柱塞泵4对离合器油杯2内的离合器油抽出,具体的,电源采用24V电源,更适配汽车电路,具体的,电源为汽车用的普通24V蓄电池5,蓄电池5可以配备放置其蓄电池的支架,其直接固定在车体内。
蓄电池5可反复充放电使用,环保且易于提供。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抽油装置的具体类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抽油装置为抽油电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3为尼龙管,具体的为透明的尼龙管,可以直观的看到尼龙管中的离合器油,更能准确的对整个离合器油加注器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与离合器助力器1的放油螺钉11相连,通过接头的设置可以使尼龙管的固定更加的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分体式连杆
- 下一篇:风能和水能分段式浪潮导流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