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砂路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47483.9 | 申请日: | 201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生;赵国强;范明星;陈介华;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F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2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砂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优质土作为路基填料是道路建设中的传统做法。上海等地区水网密集、地势较低属于冲积平原地区,优质填料严重匮乏。若就近农田取土、改良后作为路基填料,将会毁坏大量优质耕地,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若远距离从外地运土又势必造成道路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寻找新型的路基填料成为该地区道路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
随着交通设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中已开始尝试以长江口细砂作为路基填料,修筑填砂路基,但填砂路基工程目前尚面临着料源选择、压实机理与方法、压实标准与质量控制、施工时周围环境保护等诸多技术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在填砂路基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长江口细砂与风积沙和常规中、粗河砂在填料特性、路用性能等方面均差距甚大,不可随意照搬。以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的工程案例也极为有限,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导致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填砂路基结构,该装置结构采用细砂作为支承体,并且两边用包边土进行支承,实现了填砂路基可行性、无风险性地建造施工,并提升其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填砂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砂路基由砂芯、包边土、顶封层和路面结构、路基组成,所述砂芯固定铺筑于所述路基之上,且两侧分别支承有包边土,所述顶封层固定设置于所述砂芯上表面,所述路面结构设置于所述顶封层上。
所述填砂路基的两侧沿所述路基向设置有排水沟。
所述路基在其坡脚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道纵向盲沟,所述纵向盲沟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向盲沟,且所述盲沟之上铺设有两层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之间填充有碎石。
所述盲沟断面尺寸为50×50cm,且横向盲沟间距20m。
所述顶封层内沿路基向间隔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朝向与所述顶封层中心线夹角呈直角。
所述顶封层内沿路基向每隔20m设置直径8cm的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内侧管口采用土工布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利用长江口细砂高渗透性的特点,合理控制施工含水率来代替优质土作为路基填料。
2、利用路基基底处理形成的黏土弃方,填筑包边土结构、并在其上实施绿化。
3、采用包边土和细砂同步施工法,保证细砂和包边土的良好衔接和整体稳定。
4、实现对施工进度、周边环境的有效控制和保护,降低相应的工程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5分别为:路面结构1、顶封层2、砂芯3、包边石灰土4、路基5。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路面结构1、顶封层2、砂芯3、包边石灰土4构成。砂芯3压实固定于路基5上方,两侧分别防护支承有包边石灰土4,且包边石灰土4呈斜角布置。顶封层2设置于砂芯3与包边石灰土4共同形成的顶面上,起到防水、保持路面平整的作用。顶封层2上设置有路面结构1,路面结构1可以是沥青层、柏油层等其他一些常用路面铺层。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砂芯3和包边石灰土采用同时铺筑的方法施工。
采用土工布包边石灰土4的防护方式,石灰掺量为5%。
包边石灰土4宽1.8m、边坡按设计文件,在施工过程中向外侧加宽约1m,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宽度和边坡的压实度。包边石灰土4的松铺系数和碾压工艺宜根据各标段的试验路确定。包边石灰土4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要求与相应层位的填筑砂相同。
砂芯3铺筑时,在已验收合格的砂路基上继续填筑上一层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洒水保持已填筑砂层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以便运砂车进出。当出现较深车辙时,需用推土机及时推平、压路机碾压。在坡度较大地段,铺垫钢板以保证细砂正常运输。细砂摊铺与整平:用履带式推土机粗略推平,然后用平地机整平,松铺厚度根据试验路确定。
顶封层2铺筑时,根据路基填筑高度的不同,采用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细砂)两种形式。水泥稳定土(细砂)的水泥掺量为3%(质量比),石灰稳定土的石灰掺量为8%(质量比),具体施工工艺参照路拌法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