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级余热方式储氨供氨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10468.7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金;崔龙;陈慧明;王金兴;荣常如;姜涛;安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10;F02G5/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方式 储氨供氨 系统 | ||
1.一种单级余热方式储氨供氨的系统,由发动机、防冻液输送管、电磁阀、耐压罐、固体储氨材料、空气过滤器、加料口、压力传感器、备用管阀、耐压罐温度传感器、还原气体输送管、电子控制单元、比例阀、尾气入口温度传感器、 NOX传感器、还原剂导管、尾气进入管、尾气排出管、 SCR后处理器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单元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电磁阀、比例阀连接,压力传感器、耐压罐温度传感器、尾气入口温度传感器、 NOX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电子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连接,防冻液输送管与发动机的防冻液系统串联或并联, 防冻液输送管从耐压罐穿过,防冻液输送管位于耐压罐内部部分呈现盘管分布,电磁阀位于防冻液输送管管路上,耐压罐内填充占罐体体积40%的固体储氨材料,耐压罐顶端有空气过滤器、加料口、压力传感器、备用管阀、耐压罐温度传感器,其中耐压罐温度传感器感应端插入固体储氨材料中,压力传感器感应端位于耐压罐内但不与固体储氨材料接触,空气过滤器通过还原气体输送管与还原剂导管连接,还原剂导管喷嘴端探入尾气进入管管内,比例阀位于还原气体输送管管路上,尾气入口温度传感器、 NOX传感器连接在尾气进入管上,尾气入口温度传感器、 NOX传感器的感应端探入尾气进入管管路内,尾气进入管连接SCR后处理器进气端,SCR后处理器出气端连接尾气排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单级余热方式储氨供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压罐是不锈钢材质的耐压罐体,罐体的厚度为4~5mm,圆柱形,罐体内部热喷涂一层尼龙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04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