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管器接收缓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145.7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兰;邹峰;李文勇;李猛;冯艳丽;刘志豪;王文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管器 接收 缓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管器接收缓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油气管道的发展趋向高压大口径,与之配套的清管器规格和质量加大,尤其是为了不影响管道的正常输送,需要与输送介质同步进行管道的检测工作,然而,由于管输介质压力高、速度快,随介质同步的大型高速运动的清管检测器进入清管器接收筒时,由于惯性难以及时停止而对清管器接收筒上的快开盲板造成冲击,从而导致盲板锁紧机构变形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目前,没有有效解决该问题的相关技术。
例如专利200820005285.8,公开的是一种管道收球筒防撞缓冲器,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收发球筒的操作介质一般为天然气或原油成品油,目前国内管线运行压力高达10MPa以上,管线直径1219mm,球筒内径1300mm,清管检测器的质量达5000kg,假设采用方案1中缸径800、长度1500的气缸,气缸体积达0.75立方米,管线中压力为10MPa,由于气缸上开孔与管线内压力平衡相等,当受到检测器瞬间冲击时,气缸体积突然缩小,气缸中压力急剧倍增,气缸如同一个定时炸弹,而常规气缸压力不超过1MPa,气缸直径也比较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气缸不与盲板固定,如果球筒中有反响吸力,气缸将堵住球筒介质出口。(3)气缸体积大,增加了筒体长度,从而增加球筒建设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消除收球筒接收清管器时对盲板的冲击,安全系数低,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小或消除收球筒接收清管器时对盲板的冲击,安全系数高、成本低的清管器接收缓冲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管器接收缓冲装置包括:防撞板、联接法兰、活塞杆、活塞头、轴承、外缸体、内缸体、止回挡环及底座;
所述防撞板、联接法兰、活塞杆及活塞头依次连接;
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轴承中心;
所述轴承与外缸体连接;
所述止回挡环与活塞头连接;
所述外缸体与内缸体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外缸体上设有充气阀;
所述内缸体上设有节流孔;
所述外缸体与内缸体之间的密封空腔为蓄势腔。
进一步,所述的清管器接收缓冲系统,还包括:
固定螺栓,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清管器接收筒快开盲板的背面上。
进一步,所述联接法兰的大端周向均布螺纹孔;
所述联接法兰的大端面通过固定螺栓与防撞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联接法兰小端带有盲圆孔;
所述联接法兰通过小端的盲圆孔套在所述活塞杆上。
进一步,所述联接法兰小端中心开有沉头螺孔;
所述活塞杆端部开有螺纹孔;
所述活塞杆端部通过沉头螺栓与所述联接法兰的小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撞板为弹性圆片,其上带有周向均匀分布的阶梯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管器接收缓冲系统,将液压缓冲原理应用于清管器接收系统,可以完全吸收清管器(含清管检测器)的惯性力,安全可靠。采用大盘面联接法兰,一方面避免了接收清管器时,清管器对活塞杆产生侧向力,另一方面大盘面法兰与防撞板联接,减小了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造成缓冲器对清管器的冲击破坏,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管器接收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外缸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联接法兰与防撞板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5图1所示结构中联接法兰与缓冲装置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6图1所示结构中缓冲装置与快开盲板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管器接收缓冲系统,包括:防撞板1、联接法兰2、活塞杆3、活塞头4、轴承5、止回挡环6、外缸体7、内缸体8、底座9及固定螺栓。其中,外缸体7上设有充气阀12。内缸体8上设有节流孔10,在活塞杆3接收到外力向内推进时,内缸体8内的液压油通过节流孔10流出内缸体8。外缸体7与内缸体8之间的密封空腔为蓄势腔11,蓄势腔11用于在活塞杆3复位时将活塞杆3推向内缸体8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联接法兰2的大端面周向均布螺纹孔,防撞板1与联接法兰2大端面贴合后,通过数个固定螺栓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可遥控移动的病患抬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柱温度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