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烫便携水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89091.1 | 申请日: | 2012-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秀清 |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杯结构技术。
技术背景
目前常用的水杯通常由玻璃、塑料或陶瓷制作而成。由塑料制作的水杯在盛放高温饮料(如:热开水)时,隔热性能较好,因此在外出携带时比较方便,不会烫伤使用者,但是高温饮料同时会使得水杯内壁由于高温而分解出有害物质,对饮用者造成伤害;由玻璃或陶瓷制作的水杯在盛放高温饮料(如:热开水)时,水杯的内壁不会因为高温而分解出有害物质,但是由于玻璃和陶瓷的导热性都较好,所以会使得杯体外壁的温度升高至人手难以承受的程度,所以这种水杯通常会设置有把手以便于使用者拿取水杯,但是设置有把手的水杯不便于外出携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烫便携水杯以解决上述的麻烦。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结构上由杯盖、杯体、上环套、非固定端设置有一个固定孔的把手带、设置在下环套上的固定倒钩及下环套构成,其特征在于非固定一端设置有固定孔的把手带是两端缝制在一起的而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设置有固定倒钩的下环套、把手带和上环套可以是由尼龙材料构成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
由于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饮用高温饮料时或者携带盛装有高温饮料的本发明时,其手指都是处于把手带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中,与被高温饮料升高温度的杯体不直接接触,因此为防止使用者的手指接触杯体被烫伤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结构。
图2示意了本发明被拎起时的状态。
1:杯盖;2:杯体;3:上环套;4:把手带;5:固定倒钩;6:固定孔;7:下环套。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在结构上由杯盖1、杯体2、上环套3、非固定端设置有一个固定孔6的把手带4、设置在下环套7上的固定倒钩5及下环套7构成,其特征在于非固定一端设置有固定孔6的把手带4是两端缝制在一起的而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设置有固定倒钩5的下环套7、把手带4和上环套3可以是由尼龙材料构成的。上环套3、下环套7可以采用胶水与杯体2连接固定,上环套3、下环套7可以采用用线缝制的方法与把手带4连接,固定倒钩5可以打孔后与下环套7用线缝制连接固定。
使用本发明盛装高温饮料(如开水)时,打开杯盖1,盛装入高温饮料,盖上杯盖1,将把手带4的固定孔6从固定倒钩5中脱离,并向上弯折,如图2所示,然后可以用手指勾入把手带4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由于此时人手已经没有和杯体2直接接触,并且把手带4是由具有不良导热性的尼龙材料制作而成的,所以此时使用者不会有接触被高温饮料升高温度的杯体2而被烫伤的危险,并且把手带4相比传统外带式水杯的吊绳要宽得多,所以使用者可以非常舒服地用手勾起把手带4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将水杯带至目的地,由于本发明没有传统水杯的把手,因此可以将盛装有高温饮料的本发明放入背包的侧袋,以便于随身携带。
使用本发明饮用高温饮料(如白开水)时,将把手带4的固定孔6套入固定倒钩5中,如图1所示,然后将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四个手指背对水杯,穿入把手带4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手掌始终与水杯中心轴线保持平行地拿取水杯至合适位置,最后饮用水杯中的饮料。在饮用水杯中的高温饮料时,由于使用者的手指是位于把手带4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中,手指和杯体2相隔着把手带4中间部分不缝制的双层结构中的一层,并且把手带4是由具有不良导热性的尼龙材料制作而成的,所以为防止使用者的手指接触被高温饮料升高温度的杯体2而被烫伤创造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秀清,未经陈秀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用中药治疗带
- 下一篇:自动滚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