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8343.0 | 申请日: | 201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石兆军;彭庆永;刘志强;杨勇;樊霄;孙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集水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随着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求也随之增高,这就需要合理设计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其中,发动机缸盖的冷却尤为重要。
在对发动机缸盖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分水管进入发动机缸盖内部设置的冷却水套,冷却液通过与冷却水套的壁面接触吸收热量,然后将吸收热量的冷却液通过与冷却水套连通的集水管导出,完成对发动机缸盖的冷却过程。
目前,发动机缸盖大多采用铸造的方式直接制造而成,其中,集水管及与其连通的冷却水套均通过缸盖铸造形成,即集水管为发动机缸盖上的集成结构。这种设计增加了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的结构复杂度,使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在铸造过程中的难度较高,易发生铸造废品,从而造成加工材料的浪费。
因此,如何降低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的加工难度,避免加工材料的浪费,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以降低其加工难度,避免了加工材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包括具有冷却水套的缸盖本体和与所述冷却水套连通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通过装配与所述缸盖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包括具有出水端的集水总管和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出水端连通的集水分管。
优选地,所述集水总管与所述集水分管垂直布置。
优选地,所述集水分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冷却水套的出水端螺栓连接,其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片。
优选地,所述集水分管的进水端设置有除气孔。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暖风机取水口。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与膨胀水壶连通的接水口。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空调压缩机冷却水回水口及后处理取水口。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将集水管通过装配与缸盖本体连接,使得在铸造过程中,集水管和具有冷却水套的缸盖本体可以单独铸造,再将其装配到具有冷却水套的缸盖本体上,完成整个缸盖的制造。这种设计,避免了整体铸造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时的铸造复杂度,从而使其加工难度降低,有效减少了铸造废件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少了加工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管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管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以降低其加工难度,避免了加工材料的浪费。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包括具有冷却水套的缸盖本体B和与冷却水套连通的集水管A,集水管A通过装配与缸盖本体B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集水管的发动机缸盖,将集水管A通过装配与缸盖本体B连接,使得在铸造过程中,集水管A和具有冷却水套的缸盖本体B可以单独铸造,再将其装配到具有冷却水套的缸盖本体B上,完成整个缸盖的制造。这种设计,避免了整体铸造发动机缸盖时的铸造复杂度,从而使其加工难度降低,有效减少了铸造废件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少了加工材料的浪费。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管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管的后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